陈耀辉  >>  正文
节气专稿丨陈耀辉:立秋
陈耀辉
2024年08月07日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北宋诗人刘翰的《立秋》,把人们在夏秋交替时节对物候变化的感知描述得细致入微。

寂寂深深的夏夜,已经不是那样的溽热,扇子带起轻柔的风,在人的发肤上营造着一丝丝凉爽的感觉。而来自万里之外的季节的气流,如同江海的大潮,又如衔枚疾走的万马千军,悄然来袭,刹那间风声四起,动人心魄。阔大的梧桐树叶在风中仿佛翠绿的玉片,相互敲击,满地坠落。每一位古诗人,都擅长在诗中作画。你看这位刘先生,为这静夜,为这新秋,为这满地梧叶,安排了干净的台阶,柔情万种的月和光。

明媚月光里的很多事物,譬如爱人的姿态或者神情,譬如干净台阶上的落花或者落叶,都是人世间可以打破睡眠结界的美。

譬如长春的夏末秋初,树木一年比一年繁茂,生机饱满的枝叶仿佛浸透了油膏,河流在青草映衬下碧波荡漾,白云满天,浓荫遍地,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喜气。几场大雨过后,仿佛有自然之手,执着画笔,悬而未落在北方的分野,蓄满了势和意蕴,丰姿炫彩尚未铺展开来,这天上地下,就已经透出似乎可以碰触的、沁人心脾的清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时间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一前后(阳历8月7——9日)。“立”是开始之意,立秋是由夏到秋的一个重要时空分界点。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度,北斗星指向西南方。古代的《历书》上说:“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

从字面来看,“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着谷物开始丰稔饱满,草木开始结果打籽,收获的季节眼看着就要到了。农谚上说:“立秋十八日,寸草皆结籽”。立秋以后,中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

中国的很多地区,节气上的“立秋”并不代表真正走进秋天。气象学家认为,只有“连续五天日均气温低于22℃的地区方可断为入秋。”从这个标准看,中国相当多的地区正式入秋的时间,要晚于立秋一两个月。

在北方人的心目中,立秋几乎是最应节气的。似乎立秋一到,气候立马就发生变化。“我就说嘛,突然感觉天凉了。”其实还是以感觉为主。

当然这种变化也是渐进的,尽管天气开始转凉,但立秋仍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而且此时还未出伏,后面还有一个处暑节气,每年的大热三伏天也在立秋之后。所以尽管早晚天气凉爽,午间仍然十分炎热,所以有“秋老虎”之称。正如俗语所说“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这种天气十分有利于庄稼晒米成熟,不断增大的昼夜温差也使东北的稻谷更有口感,更富营养。

人们常说,“立秋一日,水冷三分”。立秋过后,受气流影响,常常会出现阴雨天气,“立秋南风紧,秋雨必连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雨绵绵,有时对秋收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出现抢收不及农作物烂在田地里的情形。

物候的变化是微妙的。“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逸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越来越多地刮偏北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些许的凉爽,这时的风已不同于盛夏酷暑天中“黏糊糊”的热风。由于白天的太阳光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徐来形成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清晨室外的植物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大地上会有雾蒙蒙的感觉。此时的寒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会在树上拍动翅膀,惬意而自得地鸣叫,仿佛迎接秋天的到来。

据说,立秋之前如果刮北风,立秋之后必会有连绵的秋雨。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若立秋之日得雨,则秋田畅茂,岁书大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先人们创作了很多和“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比如春花秋月、秋水伊人、一日三秋、春秋笔法、秋后的蚂蚱等等。小的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等着秋后算账吧”。当时不理解算账为什么非要等秋后呢,怎么不叫过年算账?长大后才知道,北方的农作物一年一熟,所以只有等秋后有了收成,挣到钱才可以结清欠下的债务。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很多买卖行为比如大到买牲口幼崽,小到买柴米油盐都多为临时赊账,待秋收后一起结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秋后算账”的原意。当然“秋后算账”的内涵是丰富的,逐渐超越了原来的含义。人身一年的债务、人生百年的债务,都要在“秋后”予以了结。这也提醒我们平时要检点行为,修身自律,避免“夏天贪凉,秋后算账”。

中国古代战争由于缺乏稳定的补给,常常实行“春耕秋战”,春天不违农时,秋收后粮草充足,适合征战,因此有“沙场秋点兵”的说法。因秋天多有争夺、战事,不太平,所以又叫“多事之秋”。

春去秋来,落花归燕,西风寒雨,几乎是千年不变的伤感题材。《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古诗有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中国人对秋有一种极为悲情的生命意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杜甫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往往把悲秋之情写到了极致。

古代天性敏感的诗人喜欢惜春愁秋,广大劳动人民似乎没那么矫情,冷落清秋节依然可以过得有滋有味,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民俗。《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中说:“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在我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如今天这么好,夏天虽然瓜果颇多,但很少能见荤腥,因此人们常带“苦夏”之相。于是立秋这天,就有了“贴秋膘”之说,这一天要是能吃上一顿肉是再好不过了。记得当年,即使家里没有肉吃,立秋这天,我的母亲也会摘取像南瓜(民间称窝瓜)这类外观“显胖”的果蔬做食材,几乎没有人吃黄瓜,因为那个年代的人普遍怕瘦,跟现在正好相反。现在,贴秋膘肯定是不用了。但这个季节顺应时令变化,注意养生,适度进补,保持好身体的阴阳平衡还是十分必要的。

对秋天我有一种格外的钟情,因为瓜果飘香,因为天高地迥。秋风送爽之时,万物正展示葱茏的极致。绿野青纱,城中乔木,无不随之舞动。所到之处,仿佛鲲鹏远徙,扶摇而起,巨大的翅膀,掠过无际的山河。金麦碧草,在长风吹拂下,犹如海浪江潮,翻涌荡漾,无边无际。仰望夜空,繁星仿佛奔涌而来。凭高远眺,天地的壮阔,尽收眼底。

这时候的天空是澄净的蓝,云是洗过一样的白,人的心情是睡足了觉一样的好。

我喜欢这样的时节,这时的长春。

 

主编:李冰 | 编辑:俞杰

【责任编辑:董静】
陈耀辉,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