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入林  >>  正文
两篇后记:花自飘香·照亮了那颗心
策马入林
2024年09月21日

花自飘香:高秀花作品集上卷《生命花》后记

策马入林

(写于2023年1月,高秀花作品上卷《生命花》结集付印前夕)

 

自序 发表于2023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大地文艺副刊,标题改为 《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自序后发表于 2023年3月2日《中国妇女报》什刹海文化副刊

 

在自序《生命花是什么花》(原发布于2022年11月13日《策马入林》文学自媒体认证公众号中,我娘讲了本卷书名和主题的由来,讲了亲友们的理解和鼓励。后记就讲本书的由来,并再次表达对亲友们的感激之情,我作为作者的儿子和小编来赘述。

一些朋友见我娘的文章发到一定数量,提议集结成册。我觉得在网上发出,偶尔在报刊发表,已经面世,随时还有良性互动,实现了表达的效果,何必再灾及梨枣。某日,教资深新闻出版人、诗歌推动者彭明榜博士,觉得出本书还是有必要,可以集中展示作品,配上恰当图片,予以合适编排,可能更有保存收藏意义。于是决定,结集成册。

2022年4 月 17 日,我娘在家接受农村大众报记者远程视频采访。

 

2022年4月20日,农村大众报刊发报道 《抄字典学字词,78岁老人再续读书梦》 和我娘的文章 《有图有真香》

 

大众日报社《农村大众》报刘秀平老师耐心指导作者写作,精心策划专题采编,记者魏新美老师进行远程视频采访,随即刊发了一组相关报道。《重庆法制报》《清风苑》《齐鲁晚报》《山东工人报》等报刊和《我的红高粱》《宾曰语云》《高密作》《高密文学》等微信公众号,多次刊发发布有关文章。我娘能够坚持写作,得益于这些专业媒体的扶掖,谨此感谢! 同事吕艳利博士读了文章,鼓励老人继续写作,并结合老人名字,贡献醇美书名花自飘香,由于书名取自文章标题生命花今特用于跋题。九城之盟、如是我闻、随缘、王春峰、李东华、郭连怀、Dr.Jane、陈秀、宾语、彩虹~凤栖吾茗、赵刚、杨晓光、刘家辉、李红梅、郭少英、许大立、陈应革、黄胜友、帅瑜、谭树生、曹文汇、孙坤、张卫理、刘建萍、烟驿、张丽、张金华、吴春平、邹宗伟、温希庆、宋春艳等一些师友,持续关切,互动较多且深入。这些都赋予老人以勇毅前行的动力,在此一并致谢!

1997年3月,我娘来照看大孙女,后来与孙女一起读书学习,务农30多年后 重新拾字写字。

 

多年前,我娘背书、抄字典,有一搭无一搭记录生活碎片,还是自言自语,并未示人。我是在偶然翻到孩子们未用完的一些作业本时发现的,这些文字就工工整整地写在薄薄旧纸页上。 我还有些难堪,觉得这是老人的日记,属私域范围。后来又想,这是老人的倾诉,真人实事,真情实感,如果晚辈不倾听,岂不辜负。我觉得这些记录一来回顾人生,二来教育子孙,便与我娘商议,就当记流水账,看到什么,想起什么,都可以写,我娘认可,就有了后来。

我娘前些年就开始进行碎片写作,这是2014年9月我无意看到拍下的一页。那时还没 有整理、更没有公开的想法。

 

不久,就以前写的片段,添补整理出一本。我抽空把它打了出来,叫我的回忆,约一万八千字。我觉得其中一些叙述相对集中的,可以抽出来,作为一篇篇小文章。就有了第一篇《醒来是个梦》,发在二一九年十二月的朋友圈。朋友们反映还行,就投稿,在前述报刊发表了。后来的文章一篇篇地出来,抽完了,我娘就接着写。大部分配上我爹书写的标题,在上述微信公众号以及媒体发出,更多在我自己公号上发布。到二二二年十一月,已有五十篇,十万余字。其中大多在二二年写成,密集的时候一周两篇。

2020年1月,我娘在翻字典,查找一些方言土语的写法。

为什么写?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求学之梦未圆,所以孜孜以求。放下书本三十年,专事稼穑,饱尝苦,仍不忘初心。照看孙女时,祖孙同读若同窗,得以重拾笔头,无奈疏已久,小学生的功课要从头再来。老骥伏枥,跬步千里,定不负芳华。

一是要学习,再读书,而写作是学以致用。二是要表达,人生要记录。三是要动脑,预防老年痴呆。我娘说,很多事,不说,自己都忘了。里炊烟,时过境迁,余香未尽,尚存些暖,所谓最是动人烟火中。我祖父母没上过学,却给我讲过太多故事旧事,我毕业到祖母去世有七八年光景,我竟没记录一下那些故事,至今深以为憾。父辈终生躬耕草野,倾心草木,草根再卑微,草木亦有心。那些心声话语,是尘埃里要绽开的小花。

有的字要改,我娘就重写一句半句,剪了贴上去,手动操作,决不敷衍。

这是对文字的态度,也是对人生的态度。图为2020年7月拍的草稿。

写什么?一事,一物,一人,农家烟火,田野庄稼,乡亲故旧,都是主题。体察一生、记录一二,一笔一划、一草一木,不急不慢、有板有眼。说苦日子,找小乐子,说大实话,讲小道理。一是如实,二是朴实,忠实叙事,节制抒情。如此下来,我娘写了五十篇。我娘说,还能写什么?能啊,写完草木,写草籽,写草露,大千世界,不弃丝缕。

我娘笔下写到的很多事情,之前几十年几乎从未和我们说起。书面叙事,更自然,更坦然,更勇敢,口头表述恐难替代。静水流深,几张旧纸让它生了波纹。每位老人都是唯一,都是传奇,每个人都是自己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角。

以真实经历,作真诚表达。 不告不白,不告不慰,不为不平凡,只为平生,但求告慰粗往昔,感恩诸亲顾怜,可以见证岁月沧桑天地变迁。过去渐已平和,未来但愿和平。其有真真的知,妥的足,虽难登大雅,只求自洽。

2021年9月,我娘写的《小豆腐》一文草稿上有几处高密方言生僻字。这是 娘按照实 际念法,查字典学来的。

 

写出了什么?当年苦难,不堪回首,人祸猛于虎,温饱大不易。回首不堪往事,是为了未来可堪,苦难是修炼,过往是序章。往昔可以重温,却不可以重返,不能吃二遍苦,不要走回头路。我娘文章若白水,无彩无,止有风干的泪痕与尚未风干的笑容。白开水,有其清,有其真,有其用。质朴叙事也是一种文本,是当年草根生存状况的一个真实样本。人人表达,个个写作,社会必有进步。

我娘小学毕业,几十载出没草野,劬劳顾复饱饮风霜,能在晚年拾笔写字,还能叙事成篇,殊为不易。老人一直很节俭,每一页纸都写得满满当当。我说,写这么满,要修改都没地方。果然,有的字句要调整,我娘就剪一片纸,写好了,再用胶水贴到相应的位置。在我再三建议下,开始在一侧留出一点空白,还用铅笔比着尺子划道竖线。我娘手写,反复誊抄,劳动量很大,年近耄耋,兼以各种家务,所以有点累,苍苍白发落如雪。我就放慢了商议主题和 整理发布的速度,让我娘喘口气,近期半月一月才发一次。

2020年6月,我娘在龙潭湖公园小憩,目光里有谦卑,有宁静,有温暖。

 

整理母亲的文章,技术上非是难事,就像三十年前做编辑,我一字句读懂,一言一语捋顺。倒是需要更多耐心,考证、确认方言土语及陈年旧事。一些文章涉及到同一事同一人同一物,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复,我没有调整,尊重原意。哪怕我娘说一千次,我会听一千零一次,其实她只说了这二三次,平常很少提顾一些老底子。

我借此自学书籍编排软件,毕竟年过半百,似乎很难入门,我想此事再难,还能难于我娘年近八旬拾笔作文吗。磨蹭多日终于勉强上手,又搞月余,才把五十余篇文章及三百九十余幅图片(含我二弟兆晓画的部分插图)灌入排完。何以DIM(do it myself),主要是自己直接动手,能够更好理解文章原意、体现整体效果,又能降低印制费用。毕竟这是纯粹草根个人表达,公共传播价值阙如,又过多呈现家庭生活信息,是作者文集兼家庭画册,还是自费印制为宜。

1988年秋,爹娘在翻盖两年的新房前合影,身后是收获的玉米和棉花。

 

回味编辑过程,乃是朴素的情感体认,重读一些篇章常常泪目。下意识把自己摆进去,觉察出自己的不是与亏欠。若把当年之艰难,等值换算到今,我几乎不可能像父母一样在身无长物时毅然决然翻盖旧屋、且不让三个孩子任何一个辍学,此二事都是农之大者。不及父母之顽强安身、拼搏立命,自己成人成家立业后又如何回报的呢,看看这些文章,知道直到我工作后十年,父母依然靠自己辛苦养鸟所得装修了已翻盖十四年的房屋。俗话说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情大,父母的养育之情如同滚滚东水,自己的反哺如同大江大河偶尔激起的浪花,与深流静水相比,微乎其微,微不足道。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可谓字字千钧,句句锥心。

我娘更多作品,娘的最大舞台,从前是田野,如今是厨房。娘的最多作品首先不是几十篇文章十几万字,而是不胜枚举的麦子、小米、豆子、棒子、花生,是韭菜、葱、蒜,是饽饽、馉、包子、面汤,是对我们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关爱、是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父母是子女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榜样,年过半百、遍体鳞伤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1995年6月,爹娘在养鹦鹉前的屋子前留影。 他们于2000年用养鸟换来的钱装修了翻盖14年的房子。

 

“照亮了那颗心”:高秀花侯延章作品集中卷《热炕头》后记

策马入林

(写于2024年1月,高秀花侯延章作品中卷《热炕头》结集付印前夕)

我爹伏案写作,乃是常态,以致腰椎不适。 热天更是赤膊奋战,挥墨如汗。

2023 年 9 月, 我爹正在为自己的文章书写标题照亮了那颗心

半百小编,又编一年。八爹娘,伏案不倦。烟火喷香,灯火浪漫。八天一文,又成一卷。中花絮,枝枝蔓蔓。活色生香,平平凡凡。本款后记,集锦碎片。大珠小珠,心心念念。

01 聚沙成塔

鉴于上卷《生命花》结集 时手忙脚乱的情形,这一册《热炕头》每篇文章发布后就收入集子,也就是按照体例编入Indesign文件,包括正文、图片、留言、引语,各就各位,日积月累,添砖加瓦,聚沙成塔。

02 十七万字

又是一年光景新,我娘写了三十七篇文章,我爹在我娘带动下写了六篇,高义鹏和孙坤两位老师慰勉赐稿二篇,加上朋友留言集序、小编引语及本后记三篇,本卷共刊文四十八篇。共约十七万字,三百六十余张图片,比上卷容量稍大。

2023年2月,为我娘生日订制的圆盘设计图,提出了“老人表达,人生记录,田园写作(叙事)”的写作定位。

03 六千次

文章一般阅读量几百次,有的文章经过朋友转发,实现二次三次传播,阅读量、互动量、订阅量都有明显提高。比如《冬至大》一文,阅读量超过了六千次,创了本公众号的新纪录。

04 铭谢诸友

铭谢傅旭、董宏君、马涌、王瑞良、刘秀平、宾语、郑极夫、杨谷、孙钱斌、钟玲、郭连怀、吕艳利、陈慈虹、李东华、黄胜友、如是我闻、学梅、布日古德、崔永焘、张世江、张守云、刘长征、郝梦磊、孙坤、刘金青、刘长征、陈应革、随缘、倪伟、李红梅、刘晓凌、刘建萍、孙可富、寒谭、张静、侯国、陶亮、孙建峰、帅瑜、张卫理、胡次繁、易然、马丽丽、梁修平、李军、赵刚、耿文静、朱怀民、温希庆、韩金波、李卓志、王军等朋友,一如既往关怀鼓励,多次转发文章或互动支持。关切是新能源,鞭策是动力源,善意是桃花源。

2023年5月, 热心网友郝梦磊老师在火车上翻阅上卷《生命花》并留言。

05 全家总动员

家人也积极参与,兆晓画插图,希题写标题,其他人点支持。日前打油点赞:小侄爱踢球,也爱练书法。一周练一回,刚学完笔画。最近去考级,春晓数落花。爹娘庆婚周,孙儿送点啥。挥笔缘藤,驱墨表钦嘉。四十五个字,工程有点大。首次搞作品,还不懂章法。 跌复撞撞,二稿就是它。佳期正当时,拙笔能着花。驹犊跃楮幅,寸心尤可嘉!

2023年4月,我爹写作的草稿与誊清稿。

06 照亮了那颗心

每棵草需要光,每个人需要光,光是前提,光是方向,光是力量,光是希望。光总是有的,即使暗夜,黎明未远,即使风雨如晦,我们生起灶火,即使四面楚歌,神圣而博爱的光终将找到孔隙如期到达。我爹在回忆上小学的《照亮了那颗心》一文里写道:借用小学教室,下午放学后,每个学员端着一盏小煤油灯进教室。这束昏暗微弱的灯光,能照亮渴求文化的那颗心。这句话可谓文眼。小煤油灯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低矮的教室,照亮了简陋的书本,更照亮了乡野草莽求知向上、脱离苦海的迫切愿望,照亮了漫漫长夜尽头的光荣与梦想。我爹当年捕捉到了这束光,这束光照耀了他的一生,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然如昨。这束光穿透了苦难生活的重峦叠嶂,辉映着耄耋书童的案头。这就是希望之光的生命力和到达力!本后记借用这句照亮了那颗心作为标题,是向这束光致敬,也是向我爹娘致敬。他们因了眼前和心中的光,顽强拼搏托起全家和未来,他们也成了光,给我们温暖与安全,照耀和激励我们向前进。梦里有光,有光圆梦!

2017年10月,我爹在老家挑灯伏案抄写书法相关内容。

07 神来之笔

胶莱河里挖呀挖》一文中这段话在引语中点赞过,这里再予摘抄:那天夜里,无风无雪,无一丝云彩,只有半轮明月高悬。这个夜晚好象特地为我安排的一样,大地一望无边,只有我人行路。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身影伴随着我,与我同行,与我作伴。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听到镐头与锨头的撞击声,好像简单的乐曲,叮当!叮当!更像是有人在和我对话、交流,使我不感到寂寥。这一段话堪称神来之笔。几十年出没垄亩,握锄远多于握笔的蓬门老爹,一旦打开青春记忆,当年鲜活场景即刻激活。归来的少年英雄披挂上阵,以锨为剑, 目光炯炯,孤胆夜行,百里归乡,不亦侠乎。此亦英雄梦,梦英雄。

2023年12月,我们看到小孙子希霖写的《上初中》标题字,很满意。

小孩子能写成这样,实属不易。有这样的字作标题,也是增光添彩、相得益彰吧。

08 千里共婵娟

是个好数,指的是多呀,是个好字,千里马,千字文,千层饼,千真万确,千姿百态,千家万户。二二三年六月五日,策马入林iQZ0122公号的关注者达到一千位,到十二月三十一日达到一千三百五十多位,令俺们备感欣慰。二二年三月七日,本公号沉寂多年后重启,开始发布我娘和我爹的文章,至今两年,发文近百篇,平均约每周一篇,每篇两三千字,平均每篇阅读量五六百次。最初关注者不足三百位,而今增员一千。关注者来自三十个省会城市、八十余个非省会城市以及美国、香港,北京、潍坊居前,二十六至六十岁者占九成多,男士居多。我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位挚友和良师能满怀悲悯放低身段,鼓励支持一位农村老太进行最朴素、最卑微的老人表达、人生记录、田园叙事。向每一位关注者致敬,向 每一个烟火日子致意!

2023 年 12 月 16 日,爹娘在翻看刚刚订制的55周年绿宝石 画册《琴瑟华章》(华即花,华章亦连缀了父母名字)。

09 仰之弥高

就在本书杀青时,爹娘又各写完一篇。我说中卷页数已经超出上卷十六页,就不增加了,放到下卷吧。二老一如既往地同意了,他们早已把决策权让渡。我也在不时反思自己拿的主意,是否像他们当年一样合适、勇敢而坚定。有些真不可比,比如爹娘在一穷二白时决定翻盖房屋,如此重大决策没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和魄力,不可能实现。暮年矢志写作,也是几乎从零开始的坚强攀登。我已逾半百尚未遇到如此重大挑战,真是望父母项背,而仰之弥高矣。

2023年12月20日,我爹收到山东工运 研究 中心(山东工人报)寄来的职工原创文学作品征文大赛三等奖获奖证书。

 

 

【责任编辑:王辉】
侯召迅,山东高密人,曾任法制日报采访部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新闻处调研员、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副局长,现任中央政法委宣教局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