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助力,是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过程。作为一项国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但区域不平衡、普及质量不高等问题仍很突出,全国目前无法用普通话交流的人数约2.7亿多,普通话水平测试未达到60分的约有1.8亿多,另外还有大量从未参加过普通话测试的人口,甚至根本不知普通话为何物的人群,这主要集中在农村和民族地区。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重视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能力和效果都显著提高,但因为起步晚、基础相对较差,与主体民族人口占比高于中国的国家和主体民族人口占比低于中国的国家相比,中国通用语言普及率都明显偏低。要赶上这些国家的通用语普及率,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普及提高,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推广是关键区域、关键人群。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师资是关键。教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的执行者、语言课程的设计者和质量监管者。“其身正,不令而行”,民族地区的教师首先要带头认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做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切实执行者、实施者,以身作则,进而作为指导者,在课程设置、语言实践、质量检测等方面做好规划和实施,推动形成所在学校、社区共同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氛围,进而在区域氛围、城市氛围、社会氛围形成方面发挥积极主导作用。
民族地区的教师,尤其是从事语言文字教育的教师,要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工作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结合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多样性特点,顺应语言文字自身发展规律,在坚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加强与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传承推广的和谐共进,促进各民族语言文化交流互融,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根基。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要务实落地。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具有时代新内涵,与文化强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一体并进,语言文字的繁荣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因此,若要以语言文字的传承发展助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以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助力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传承发展,那么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机构的语言文字师资要理解清楚并精准提供语言文字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自信心、自尊心,从而提升他们对国家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的亲近感和主人翁意识,在全面享受新时代幸福生活的同时,能更充分享受语言文字所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之美之和之志。
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须先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语言文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筑根留魂,而立德才能明志,明志才能行远。因此,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首先要从德、志教育入手,从语言文字与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和深度挖深挖透,讲清讲全,讲准讲明,从学生们的语言文字认识着手,提高思想认识,意识层面提升了,学起语言文字就心平气顺,事半功倍,而且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代代传承,子子孙孙无穷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言文字传承推广的自然、自动、自发、自成,毕其功于一人,人人皆有语言文字传承之能、之功。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必须使用统编教材。语言文字传承,关键在教材。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生态相对复杂,要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成效,必须不折不扣采用统一的国家统编教材,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授课与交流语言,采用统一教学方法,采用统一考核标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贯穿学生立德树人全过程,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只要教师和学生都统一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推广认识,就会为社会输送自觉使用和自觉传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久久为功,在民族地区形成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导、多民族语言和谐共生的语言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