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总台CGTN重磅推出纪录片《共绘这片蓝》第二季,独家报道南海海域正在兴建的东南亚-海南-香港(SEA-H2X)海缆项目,体现了中国在南海保障全球网络畅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如何保护国际海缆的高度关注。同时针对国际关切,独家采访权威专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了美国在南海执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计划”,于法无据,于理不通。用大量鲜活而有力的实证,彰显了中国致力于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一、鲜活事实,凸显中国致力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3月25日,工信部发布《中国参与国际通信海缆建设和保护相关情况报告(2025年)》。这几天,博鳌论坛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成为热点。在此大背景下,《共绘这片蓝》第二季的播出意义重大,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出了国家媒体的贡献。
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格局的今天,信息的快速稳定传播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广阔的南海水域下,一条使信息快速传播的海底光缆正在搭建。这就是东南亚-海南-香港(SEA-H2X)海缆项目,路由全长超过6000公里,将造福越南、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将中国与东南亚数亿人口紧密连接起来。中国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已完成该项目南海分支100公里的海缆铺设。2024年9月,该项目系统已经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预计可满足菲律宾未来10至15年的带宽需求。
纪录片团队登上正在南海作业的海缆施工船,走进光缆生产车间,对话合作商和专家,独家生动呈现我国海缆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开放式合作建设海缆的又一成功案例。
该片还聚焦了平陆运河的建设,这条从广西南宁平塘江口通往北部湾的运河,将为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提供一条快速通道。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各类产品将通过这条运河北上南下,缩短了航运时间与成本。该片还聚焦了中国在马来西亚帮助援建的火力发电站项目,两国企业注重环保和生态修复,策划并实施了红树林及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保护工程,种植的大片红树林既能够让海岸抵御海浪的侵蚀,也成为了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中国在南海建设的一系列行动,已形成“软实力”,有力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不仅实现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而且还在带动东南亚国家整体的数字化经济发展、提升航运通行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这些都是口碑鹊起的中国致力于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案例,该片有力彰显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二、从法理回应关切,权威阐述南海航行自由的事实和法理
该片从国际社会非常关切的南海通行安全入手,首次利用海南海事局指挥中心值班大厅的实时画面,呈现南海航行自由的实况;使用一年时间真实航行轨迹累积的航行热力图,反映南海航行自由的真相。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航行安全,在灯塔、航标、航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航船通行的安全性。如建造7座大型多功能灯塔、规范航行秩序、颁布船舶定线制、设置警戒区、划定航路等,同时还加大海上搜救力度。前不久,马绍尔群岛籍货轮“伊曼巴”号在南海水域意外搁浅。海南海事局迅速派出救援队赶赴现场,成功救助了船上20多位外籍船员,还把受损货轮拖回三亚维修。土尔古特船长十分感谢中方的救援,认为中国实实在在保障了南海航行安全。
针对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计划”,该片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中国社科院海洋法专家王翰灵认为,美国在南海执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计划”,于法无据,于理不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上航行制度作了严格的规定。该公约第58条规定,所有国家船舶都有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自由航行的权利,但要适当顾及沿海国家的权利和义务。除了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领海部分,在一般的领海里面外国船舶只有无害通过权,而没有航行自由权。无害通过权和航行自由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国际法权利。无害通过是受到沿海国的主权管辖和严格限制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60多个沿海国要求外国军舰在通过其领海之前,需事先通知沿海国或取得沿海国的批准后,才能无害通过。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认为,美国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其军事侦察行为辩护,是赤裸裸的虚伪!他认为,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如果美国认为《公约》好,为什么不像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签署它?如果不认可它,为何总是借《公约》之名攻击他国?这强有力的底线之问,有力地说明外国舰机频繁对中国海域实施抵近侦察不符合国际法,外国军舰要想通过中国领海必先取得中国批准后才能无害通过的法理,有理有据,坚定捍卫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
三、深度观察与事实呈现,用现在进行时记录
CGTN的记者深入跟随海底光缆铺设船、平陆运河建设现场以及马来西亚火力发电站红树林生态湿地,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观察。通过现在进行时的记录镜头,观众能够真切地看到中国工作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下辛勤工作的场景。在南海海域铺设光缆,面临着复杂的海洋气候、恶劣的作业条件等诸多困难,但中国的海底光缆铺设人员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专业的技术,克服了重重困难,如用水下机器人检查与后冲埋、用钛合金外壳的中继器、分向器等部件,让信息传播增强,打造造福东南亚各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这些真实的画面和故事,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得以呈现,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们打破了一些不实言论和偏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建设性努力和积极贡献。从传播效果理论来看,这种基于事实的深度报道,能够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十年磨一剑。CGTN团队践行“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十年间多次深入南海一线,同时走访多个研究机构,国际视野,采访权威专家和当事人,不回避热点问题,让每一个镜头每一段同期声都有国际传播的价值。
客观纪实美学呈现极致震撼,画面之美产生的核心张力,创造蒙太奇语境下南海碧蓝诗意意境之美。
CGTN纪录片《共绘这片蓝》第二季在国际上的传播,对于推动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认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纪录片的传播,世界各国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和理念,打破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实抹黑和舆论偏见。随着纪录片的播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中国在南海的建设性作用表示认可和赞赏。一些国际媒体也开始关注和报道中国在南海的合作成果,这有助于在国际舆论场中形成客观、公正的舆论氛围,提升中国在南海事务中的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