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上海实现二次元经济可持续繁荣
陈新光
2025年08月13日

2025年8月8日,“小红书”在上海杨浦区1.3平方公里的复兴岛打造的全球首个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RED LAND”正式开展。玩家一登岛就会领取一个装备包解锁不同的角色身份,在8万平米的室内外展区的实景场地,体验一个可玩可感的“2.5次元开放世界”,打造超大型线下IP,使得今夏的复兴岛直接成为了二次元玩家们极为向往的地方之一,不仅带来强劲的二次元文化消费活力,也促进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二次元经济的发展。

二次元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二次元”原指“二维世界”,即指包含长度和宽度的二维空间。“二次元”文化最早发源于1979年的日本,当时东映魔法少女第七作“花仙子”就有配套的官方动画、游戏、漫画在全球发行。谷子源于英文“goods”音译,泛指二次元周边。“谷子”来自二次元文化,是基于‌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内容IP(知识产权)而衍生出来的周边商品。二次元经济是基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通过开放共创培育明星IP,并依托多内容形态衍生构建的二次元文化消费形态。该概念最早由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于2015年11月19日在腾讯动漫行业合作大会上首次提出,旨在聚合行业资源孵化动漫IP,联动游戏、影视、文学及周边产品开发,融入大众流行文化。现传统经典文化题材如三国、西游、封神榜等已被广泛开发为二次元文化内容,吸引了更多年龄段的消费者。近年来,二次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升温,不再局限于年轻人群,现已逐渐向全年龄、全性别扩散。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达5.03亿人,同比增长2.65%,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5.7亿人。

如今,二次元文化正在成为中国许多城市消费的新地标,多个一、二线城市商圈正在打造“二次元文化圣地”,如北京的BOM嘻番里、上海的百联ZX创趣场、广州的动漫星城等。这些商圈通过集合店、快闪活动、IP主题餐饮等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线下体验。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这种趋势,正在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二次元文化已从小众亚文化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扩散,其消费趋势呈现出全民化、多元化和情绪化的特点。从线下消费场景的打造到IP的深度渗透,再到谷子经济的崛起,二次元文化正在成为文化消费领域的重要力量,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据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已达5.03亿,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达到5977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二次元市场。二次元文化不仅涵盖动漫、游戏等传统领域,还延伸至潮玩、周边商品等业态。其中,徽章类周边占比35%,玩偶类周边占比28%。预计2029年中国二次元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8344亿元。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已成为全球二次元文化的重要输出国。

上海全力打造全周期全链条二次元产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二次元文化将成为现实的风潮,也必定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逐渐融入新的文化趋势中,成为主流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打造的动漫文化经过岁月积淀和培育,已演绎到当今盛行的二次元文化,是带有时代印记的一种文化潮流并成为当今年轻人的文化符号。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并逐渐融入新的文化趋势中,已成为主流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上海二次元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给城市经济带来一系列带动效应、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主要体现在:一是众多商业空间,不约而同选择了二次元作为引流利器,繁荣了商业体生态,推动了消费市场升级;二是通过举办大型二次元系列活动,如ChinaJoy、Biliworld等,活跃了城市文旅氛围,延伸了城市文化品牌;三是众多二次元游戏企业,不仅拓展了上海的二次元文化新赛道,借由游戏和文化出海,还向世界展示了上海游戏产业的中华文化内涵和产业高水准。

2025年7月11日,上海国际动漫月三大漫展之一的BilibiliWorld2025(简称“BW2025”)开幕,呈现出二次元文化消费的高流量、高人气,形成了席卷上海之夏的强劲消费力。开往国家会展中心的地铁2号线,成了“二次元专列”,京沪高铁成了“BW线”,来自全国各地的“Z世代”身背“痛包”(挂着二次元周边的包)、手提Cosplay装备,涌入会场。90万人预约抢票,35秒内首轮售票告罄。三天时间,40万人次涌入“四叶草”还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年轻人参展,较2024年上涨60%。其中,“Z世代”的年轻人有多元的审美方式、追求特立独行的精神表达方式,在消费中非常注重体验感和情绪价值,许多二次元文化作品有精致的画面、独特的叙事方式,并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能让年轻人日趋沉浸式体验,感受到二次元文化的魅力,由此产生的情绪价值转化为二次元消费的动力。美团数据显示,BW2025活动期间,上海文旅预订增速环比上涨35%,周边高星酒店预订增速达475%。每逢二次元盛会,数十万年轻人涌入上海这座“痛城”,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消费上涨。近年来,沪上多家老牌商场相继引入二次元业态,多个老字号品牌相继与二次元联名,引发了一波波强劲的消费潮。

“沪九条”激发二次元经济创新活力

发展二次元经济的核心之一,在于挖掘与运营优质原创IP。文化共鸣是IP持久生命力的根基,在打造原创国潮IP时,需要更多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根植其中。乘风而起,上海的二次元经济正蓄力“破圈”,最新数据显示,上海拥有全国百强二次元商场15家,知名二次元品牌门店80家,两项均排名全国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美国迪士尼、日本任天堂的经典IP,对上海打造生命力旺盛的国潮IP得以借鉴。一是IP开发运营规模化。只有建立在大型集团和平台基础上的系统化IP开发运营,才能构建强大的人才池和人才体系,有效降低开发运营成本,构建产业竞争力;二是IP承载国别文化。迪士尼IP与美国文化紧密联系,任天堂IP具有显著日本文化特征。上海国潮IP只有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并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才能充分受益于中国的硬实力提升,在全球IP舞台上脱颖而出,构建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IP符号。

近期,上海出台了《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该举措共九条故被称为“沪九条”。在二次元经济火热的当下,“沪九条”的发布可谓正当其时。“沪九条”明确将互联网内容创作融入城市资源配置体系中,推动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向二次元经济集聚,这意味着政策红利和资源的倾斜,更意味着产业生态链重构,推动其从二元文化圈层迈向主流经济体系。同时,“沪九条”提出“推动上海地标景区、文博场馆、特色街区、时尚空间及重大节展赛会等场景资源向创作者开放,提供创作便利。”“沪九条”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包括国潮IP的知识产权保护、二元文化产业统计指标制度建立等,进一步激发国潮IP的“破圈”力度,涌现越来越多的“元界街区”“次元走廊”,将二次元经济从“兴趣消费”升级为“城市新消费引擎”。从做好产业的角度来说,上海将进一步推动二次元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共同发力,尤其是在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发力,变产品零售“一枝独秀”为全产业链“一条龙”,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多方位支持体系,进一步激发上海二次元经济的活力,成为全球二次元经济的策源地与新范式。

【责任编辑:严玉洁】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