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平  >>  正文
一直烧钱的生意做不大做不好
康国平
2014年08月25日

0

【打车软件烧24亿仍留不住消费者 过半表示不再用】继取消对乘客端补贴之后,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近日均停止了对司机端的补贴,打车软件烧钱24亿却未换来消费者的黏度。一项调查显示,停止现金补贴后,有52%的网友表示没有补贴后不会再用打车APP,仅有28.5%的网友表示还会继续用。

自食恶果。我喜欢这条新闻。这些巨头拿着打车软件使劲给用户和出租司机双向补贴,完全是自己作死的节奏,这能是模式?打死也不信。除了带来了绑信用卡的用途,拿到了用户的银行卡信息,对打车模式确实没有任何推动。我记得我今年过年后有一天跟媳妇要去医院,我的车限行,我想打个车,在路边等了半小时都没打到车。有好几个车停在路边,问走不走,都说不走,因为要等打车软件约了的人。看着大肚子的孕妇在路面拦车,他们照样在等那补贴的十块,多么可笑的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免费模式是可以行得通。因为免费是表象,主要是通过免费吸引更多人去消费。它是一个闭合的消费模式。不管是亚马逊还是京东,不管它看起来要赔十年还是八年,但它总归不能永远赔下去。傻子都看得明白,这些电商网站最后总有赚钱的方式。后来者,需要打破巨头的垄断,就需要进一步免费或打价格战。但总有一个限度,超过限度就是作死。比如京东曾经是家电和电子产品号称最便宜最好的网站,但我最近比较了几个网站,苏宁和京东差不多价格,但国美要便宜不少。为什么?国美市场份额比前两者要小,只能靠更低价格。但国美不能白送,这就是模式。形成了习惯后,我有同事就会习惯去京东买,一些价格不敏感用户或价格不敏感的产品,在京东上享受去到实体店需要花更多钱和更多时间还能享受更好的服务,这就是可行的商业。比如一号店,我媳妇就几乎在上面代替了所有的逛超市的需求。送货到家,价格便宜,可选的货架丰富多样,悠闲购物,提前购物,无需找停车位,无需吹超市凉气,何乐而不为呢。

电商模式很多在国外可行,到了国内不一定可行。很多在国内做的很火,到了国外不一定适用。叫车软件的习惯如果不是因为提前叫车这一习惯而是因为价格优惠有补贴这一习惯,一旦补贴无以为继,商业也就不存在了。当然,对于BAT来说,拿到了用户的信用卡,投入个几十亿真不多。想起百度化19亿美元买了个软件分发平台,这些打车软件的投入,真不算多,也算划得来。

【责任编辑:管理员】
IT评论人,移动互联网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