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布  >>  正文
美国为什么争论该不该给孩子注射疫苗?
锺布
2014年10月25日

1

见到国内朋友,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不等我回答,在座的其他朋友们一 定会接着提出一长串的转基因问题,诸如美国人是否抵制转基因食品?如何在包装上标注?媒体如何报道,政府如何审批等。我后来发现,提问的朋友并不是真的希 望了解国外的相关信息。他们对此早有自己的定见,问国外的情况无非是为自己的看法找到新佐证。在国内转基因已经成了一个。只要涉及这个话题,支持者 与反对者就马上陷入混战,谁也别想说服谁。

美国其实也有这么一个“坑”。美国人倒不争论转基因,他们争的是该不该给孩子注射疫苗。

国从事公共卫生的政府官员及专业人员过去最关注的是如何控制和医治疾病,如艾滋病、心脏病、性病和癌症等。近年来他们发现,除了与疾病斗争外,还必须在消 除公众的一些误解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举例来说,过去十多年来,一些美国父母认为,接种疫苗可能导致儿童罹患自闭症。为了消除这一看法,他们引用大量医学 研究成果,试图告诉家长接种疫苗对儿童是安全的,不打疫苗危害更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但他们很快发现,为一些坚信疫苗有害的父母提供这类医学知识其结果 常常适得其反。

在没有疫苗的年代,人们获取对传染性疾病免疫能力的唯一办法是自己染病后又幸运 地活下来。两个多世纪前的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将牛痘接种方法用于天花的防治,掀开了人类采用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新篇章。越来越多的疫苗被研发出来 应用于临床。通过有计划的免疫接种,从20世纪开始,天花在全球范围内消踪匿迹;许多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的发生率大幅下降,比如小儿麻痹症。相反,不接种 疫苗给美国带来惨痛的教训。1989-1991年间,在未接种疫苗的美国儿童中出现了5.5万例麻疹患者,并有数百名儿童死亡。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儿童免疫计划免费实施后的1994-2013年进行了总结。他们发现,在这20年间出生的7860万名儿童中,90%接受了麻 风腮疫苗接种,预防了约3.22亿次疾病的发生,防止了2100万次因病住院的可能,避免了73.2万例儿童过早死亡;节省疾病带来的直接医疗费用达 2950亿美元,而整个社会节约的总费用为1.38万亿美元。儿童免疫计划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儿童的身体健康。

不过,自引入牛痘接种预防天花开始,抵制疫苗接种的人就如影随形。早期抵制疫苗接种的人主要出于宗教信仰。他们认为上帝所造都是好的,天花出现一定有它的 目的,不要试图去改变上帝的安排。另外一些人对人接种来自牛的疫苗有所顾虑。美国50个州均允许因为各种医学原因免除儿童的疫苗接种,除了密西西比州和 西弗吉尼亚州之外的各州也允许以宗教信仰的名义不打疫苗,另外有19个州,包括加州允许家长以个人、道义上或其他的信仰为理由不给孩子打疫苗。今天美国抵 制疫苗接种的参与者多数为已婚白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典型的中产阶级,也有不少富人,如好莱坞的明星等。他们抵制疫苗接种,宗教信仰已不再是主因。

国常青藤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教授Brendan Nyhan长期研究公众为什么会深信一些政治谎言和阴谋论传说,例如,美国人根本没有登上月球,肯尼迪是被自己人暗杀的,奥巴马不是在美国出生的(即使白 宫公布奥巴马的出生纸他们也信)等。Nyhan和同事们最近转而研究为什么一些父母会坚信打疫苗会对儿童造成更大的危害。

国家长对麻风腮疫苗担忧的导火索源自1998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儿童自闭症与麻风腮疫苗接种有关的文章。后经验证该文章造假属 实,2010年被杂志撤消,其作者的行医执照被吊销。美国高等法院也否决了儿童自闭症患者家长对实施疫苗接种机构和疫苗生产厂商的起诉。不过,美国儿科杂 志的最新调查显示,抵制疫苗接种的家长仍然相信儿童自闭症与接种疫苗有关;81%的家长不同意医生对不打疫苗会危害他们孩子健康的阐述。超过10%的美国 家长拒绝带孩子去打任何疫苗。

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人员为此专门对全美各地1700多名父母进行 走访调查。他们首先调查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安全性的基本看法,然后为他们提供有关麻风腮疫苗的医学信息。麻风腮是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简称,麻风腮疫苗专 门用于预防这三种传染性疾病,其免疫效果安全、高效。他们的研究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现象。

首先,家长接受到麻风腮疫苗的信息后变得更倾向于认可疫苗的安全性。同时,他们发现人们在公共健康问题上的一些看法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通常,人们获取了正 确的卫生健康的信息后,家长们原来的错误观点会得到更正。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行为并没有多大改变。例如,获知麻风腮疫苗与儿童自闭症的发生无相关性后, 只有45%抵制疫苗接种的美国家长愿意带孩子去打疫苗。

该项研究最有意思的发现在于,在某些情 况下,不少人在得到正确信息后更加坚定他们原来的看法,这些正确的信息反而成为原有观念的固化剂。家长认同疫苗的安全性并不等于他们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 种麻风腮疫苗。与此相反,他们接受到这些正确信息后反而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打这种疫苗。

研究人员解释说,人们遭遇自己不喜欢、不认同的信息后,会在某个程度上接受其真实性,但这类信息严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从而危及自己的身份认同。传播学者认 为,危及身份认同的言论会对个人产生严重的挑战,从而形成敌对心态。于是他们会想尽办法寻找其他信息,反制刚接触到的新信息。专家建议,提供新的卫生健康 信息前应该尽量努力提升对方的自尊心,这样新信息接受效果要好很多。

家长决定不让孩子接种疫苗 时必须意识到,这样做并不是只关系到自己的家庭,它关系到每一个可能接触到这些孩子的人。一旦病毒来袭时,病毒在故意不打疫苗的孩子中有更多的机会传播, 势必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群,尤其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有能力接种疫苗而不接种的人最终把病毒传染给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是不道德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社会不 公平。此时的公共健康问题不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管理员】
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关注新媒体及移动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