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欧洲早已灭了欧元退市的近火,但欧盟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现状却依旧面临巨大挑战。法国、意大利这样的欧洲经济中流砥柱,可能遭遇在六年内三度衰退的可怕境遇。
联盟这般复杂而紧迫的局面,容不下政策决策者们的半刻喘息,也逼着曾执政城中之国卢森堡18年、而刚驾驭欧盟这个庞大机器刚一周的欧委会新掌门人容克即刻行动。
苦寻一贴包治全盟28国的“万能丹”,新科主席容克在上任的首个工作日,便收拾行装从布鲁塞尔急赴法兰克福,与欧盟铸造史上的“元老”之一、84岁的德国(1982-1990年间为西德,1990-1998年为联邦德国)前总理科尔一起出席了后者的新书发布会。
科尔的德语新著颇与时俱进,书名直译为《为欧洲担忧》。眼下欧盟领导人所处的真实境遇的确有些抱薪救火的危险。经济复苏颓势犹存,失业率却势如破竹,欧洲公众对欧盟机构的不满与信任缺失相当普遍。面对这样一个“分化”的欧盟,科尔在新书中激动地敦促成员国间要团结一致,欧盟机构更须带领各成员国万众一心、齐头并进走出困境。
善听“老人言”的容克,原本还计划在周四布鲁塞尔论坛上对话连任三届(1984-1995年)欧委会前主席、法国前社会党籍财长德尔洛(Jacques Delors)。可惜,德尔洛因个人身体原因在最后关头取消了巴黎-布鲁塞尔之旅,容克也就错过了这次前后两位欧盟蓝图谱写者的跨世纪之约。
容克从不吝啬自己对德尔洛的钦佩之情。他口中的德尔洛是欧盟的英雄,是欧洲近代史上最强有力的联邦主义推手。
容克偶像德尔洛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台初期,也曾面临今日困扰容克的类似问题--猖獗的反欧共体情绪。德尔洛携手科尔与前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共同推进了欧盟单一市场的确立,并为日后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绘制了雏形。
1993年《马斯特里特条约》正式生效,伴随欧洲联盟的诞生,欧共体正式被更名为“欧盟”并随之退出舞台,共同颁布的还有欧盟成员国入籍量化条件。《马约》是德尔洛亲手划上的一笔重墨。条约确定联盟将启用单一货币(即日后的欧元),更不失为欧盟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德尔洛,也因此被誉为“欧元之父”。
德尔洛,这个改写了欧盟历史的前主席,曾被《国际先驱者》报评为“将欧共体救出萧条的伟人”。德尔洛几十年前的救赎欧盟事迹也深深激励了容克。
今年正值一战开战100周年,100年前,这片土地曾沦为一片血与火的战场,而11月11日则是一站停战纪念日。而就在刚过去的周日,欧洲领导人们还在庆祝柏林墙推倒25周年纪念。
虽然欧洲今日经历的磨难根本无法与一个世纪前遭受的浩劫相提并论,但容克和欧洲的领导人们也不能就此沉沦于历史,毕竟他们有更紧急的任务要完成。
上周二发布的最新秋季展望报告揭示了今年第二季度后经济复苏放缓,经济前景依旧堪忧,商业信心也在跌落。欧盟的报告也警告,欧洲经济复苏的下行风险依旧与紧张地地缘政治紧张、脆弱的金融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欠落实紧密相关。
就业与增长仍是容克新欧委会的首要任务。虽容克承诺未来三年将为欧洲私人与公共投资注入3000亿欧元(折合约3718亿美元),但也有质疑声称这个数字对一个拥有5亿人口的庞大经济体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
欧洲领导人中,最唱容克反调的莫过于英国首相卡梅伦。卡梅伦嘲笑容克就是个了“过了时的标签”,完全不具备现代欧盟政府机构领导的资质。他反比美国,危机爆发于先,却比欧洲率先走出危机重归复苏,卡梅伦称欧盟必须反思并该为适应新形势积极调整政策。
我们愿意相信,容克与科尔包括原定与德尔洛的会面,是在给欧洲发送一个信号:他将为实现自己任内的十大任务鞠躬尽瘁竭尽全力。
五年甚至可能是十年后,当容克走下欧委会主席之座,他便会知晓自己是否兑现了当年就任时的承诺,他又是否为自己赢得了与推进欧盟一体化前辈们一样举足轻重的殊荣。
(本文是中国日报驻欧盟分社首席记者付敬发表在11月11日出版的《中国日报》上的专栏文章。欧盟分社实习记者刘佳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