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  正文
走进河内大学:中越两国知识分子加强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王健
2014年11月21日

2014年11月20日,“河内大学中文系成立55周年暨越南语教师节”纪念活动正在进行中,记者闻讯来到了位于河内市青春郡阮翟路河内大学校园,看到河内大学中文系师生正在学校操场临时搭建的大棚里举办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身着节日盛装的师生正在参与中国文化交流会和文艺表演。

走进河内大学:中越两国知识分子加强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河内大学中文系教师在“中国文化集市大棚”前合影留念。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走近操场,记者发现,一些教师正在“中国文化集市大棚”前合影。记者看到,由河内大学中文系举办的集市型文化交流活动,包括5个摊位和一个露天舞台;河内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和其它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代表正在中国文化展集市里为宾客介绍一些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以及中文系学生亲自制作的一些手工艺品。

走进河内大学:中越两国知识分子加强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河内中文大学的学生们正在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中国京剧花脸谱等作品。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在中国茶馆摊位,学生们正在介绍中国的餐饮;在书法展览摊位,学生们在展示书法作品,帮助宾客照相,画中国京剧脸谱。得知中国日报记者前来,大学生立刻热情地将本系胸章佩戴在记者胸前并一同留影。

走进河内大学:中越两国知识分子加强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身着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的河内中文系大学生与中国日报记者在中国文化集市大棚前留影。记者胸前佩戴着河内大学中文系徽章。图片:中国日报记者王健提供。

走进河内大学:中越两国知识分子加强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大学生们热情地为来访的宾客拍照留念。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走进河内大学:中越两国知识分子加强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河内大学的师生和来自其它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一起在见面台上合影留念。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在热闹的人群中,一位美丽、干练的少女向记者投来友善和似曾相识的目光,经记者自我介绍,少女说是误会了,还以为记者是台湾客商。通过与少女交谈,记者了解到这位少女是中文系的学生,是中文系这次活动的策划组织者之一,名字叫香江。

走进河内大学:中越两国知识分子加强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美丽、干练的河内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香江(中)和中文系的其他两位大学生合影留念。香江是这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香江,家住河内。因父母在河内等地做了30多年的生意,所以香江从小在河内长大。香江说,因为父亲家乡顺化有一条江,叫香江,所以,就给女儿起了这个名字。

香江刚进大学的时候在英语系专修英语,后来经常参加中越双方组织的各种活动,经常和中国人接触,就喜欢上中文,来到中文系学习汉语。她已经在河内大学学习了3年英语,汉语也已经学习2年多了。

香江说,每逢春节,河内大学中文系都会组织一些活动。

香江说,因为今年中文系成立55周年,所以中文系组织的这个活动规模很大。每年中文系有“汉语桥”活动,会选优秀的学生参加。

香江说:“河内中国工商银行等单位还为这次活动提供了赞助。”

香江说,河内大学的前身是河内外语大学,除了开设越、汉、英、俄、法、德等20多种本科教育外,还新开设了工商管理、旅游、国际关系、计算机、财政、金融等专业,授课语言为英语。

香江骄傲地说,“中国有北京大学,越南有河内大学。”她说,目前河内大学和中国的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进行合作。

香江说,河内大学中文系的很多老师都曾经在北京大学等学校留学过。如果没有在中国留学的经历,不可能在中文系当老师。她说,进入这个大学中文系,很不容易。每年有800多学生报考中文系,但经过考试竞争,只有200名学生能够荣幸地进入这个系读书。

香江说,河内国家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大多去当老师,但河内大学的毕业生除了当汉语教学老师,还可以在诸如广告、银行、使馆、导游等领域就业。

香江说,在越南,当老师很辛苦,工资待遇有点低,不如做翻译或导游收入高。当老师本身除了要有才能之外,道德也要特别好,这样才能有资格去教别人。中文系的老师教书很认真,特别用心。

香江说:“去年我去中国的广州和深圳时,当地老百姓知道我是越南人,对我非常友好,他们说,‘我们是好邻居’。我很喜欢中国人的性格,很真诚。”

记者看到香江才学习了两年多中文,就能说很流利的中国话,便问香江,她是不是系里最优秀的。香江说:“我和中文系的其他同学比,单词量的掌握并不是最好的,但我经常和中国人交流,这对我的听说能力提高很快。”她说,“中文系的学生能在校庆这样的场合遇到中国人,是很荣幸的。因为我们不太可能在大街上随便去找一个中国人去用中文交谈。”

在交谈中,香江和记者就如何学好外语进行了交流。她说:“要经常和外国人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在书本中很难得到的知识和体验。”

在与香江交流中,记者向香江讲述了在河内还剑湖附近的一家小店遇到的一个故事。记者告诉香江,那家店的招牌上写的是“Bánh Trôi Tàu”,出于好奇,记者在那家小店专门点了这道小吃,等记者吃过这个小吃后,才知道,其实这个比鸡蛋还大的糯米圆团,就是“黑芝麻椰蓉丝汤圆”。

谈到“Tàu”这个词,记者知道,书面上的意思就是船的意思,但“Bánh Trôi Tàu”、“Cây Tàu”、“Người Tàu”等词中的“Tàu”字就不是单指船的意思了,越南的一般老百姓用这个词指中国。上述的几个词的意思是“中国汤圆”、“中国树”、“中国人”等。

记者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这个词指“中国”,带有贬义。记者故意问满脸笑容的老板娘,这个“Tàu”字是什么意思,老板娘只笑不答,说,好吃就行了。

听完记者的这个故事,香江解释说,作为越南知识分子,使用这个词,有可能带有贬义,但其实使用“Tàu”这个词的一般越南老百姓未必都知道这个词带有贬义,只知道这个词指代“中国来的”,“中国的”、“外国的”、“舶来的”。她说,如果将“Bánh Trôi Tàu”这种传自中国的越南小吃的名字改为“Bánh Trôi Trung Quốc”(注“Trung Quốc”,汉越音词,意思是“中国”、“中国的”),越南老百姓倒会觉得怪怪的,不知所云。

香江还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个越侨在美国编了一个电视剧,里面提到中国人、华侨的时候,就使用了“Người Tàu”这个词,当时就有中国华侨观众写信给作者,要求编剧不要使用这个词,最好改成“华侨”或者“中国人”。

香江说:“据生活在美国的这个越南人编剧解释说,他对中国人并没有反感的意思,只不过老一辈人一直使用这个词称呼中国人,他也跟着用这个词了,并没有不好的意思在里面。”

听了香江的解释,记者多少有些释怀:毕竟在她眼里,“Tàu”这个词,也许就是中性的词,并不一定带有贬义。使用这个词的越南人也许就是一种习惯而已。

香江提醒记者说:有些欧美网站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简称为“越共”,这个缩写是不被现在的越南人认可的,越南人认为这个词带有贬义。所以中国人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要谨慎勿用。因为越南人使用缩略语的习惯和其他国家的人是不一样的,缩略语带有的意义色彩也是不一样的。

香江最后强调:“中越两国知识分子加强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关于越南教师节,记者得到如下注释:

11月20日为越南“尊师重教”节,或称教师节,又称“越南教育家宪章节”。

在11月20日,学生们常常向老师赠送鲜花,表达感恩之情。

11月20日教师节由进步教师国际组织发起,这个组织于1946年7月在法国巴黎成立,取名为“教育家辛迪加国际联盟”(Fédertion International Syndicale des Enseignants)。1949年在波兰华沙,“教育家辛迪加国际联盟”组织起草了“教育家宪章”文本,包括15章,主要内容是反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教育,建立进步教育,保卫教育业和教师的正当的物质和精神权利,提高教育业和教师的责任和地位。

1957年8月26日至30日,在波兰首都华沙,有57个教育家参加了教育家辛迪加国际联盟会议,其中越南教育工会也参加了该会议。越南教育工会决定将1958年11月20日作为第一个“教育家宪章国际”日。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