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熹  >>  正文
我可不可以不成功
崔正熹
2014年12月15日

一个男孩,十七岁,写了一首打油诗《致我的父亲母亲》:

他,穿着皮鞋走在柏油马路的两旁.

我,穿着旅游鞋走在湖边石子路的中央.

柏油马路通向着奢华的厅堂,

湖边的石子路上却有着自由的阳光.

他穿着皮鞋走在我的路上会觉得慌张,

我穿着旅游鞋走在他的路上会觉得迷茫.

请不要让我穿上皮鞋与西装,

请不要把我赶向所谓的厅堂.

我只想告诉您,

每条路的风景都不一样,

我太爱在自由的阳光下徜徉,

请允许我 , 不和他们一样!

sf

这个时代有个普世价值观:人只有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成功”是这个时代的兴奋剂,人生已经变成了艰苦的攀山,变成了卓绝的马拉松,成功一定是“登顶”,一定是“笑到最后”。这种成功的核心是“你们都不如我,我就是成功的”。在中国,幸福不是有人爱、有事做、有情趣、有时间,幸福就是一个字“赢”!这么看来,中国人的幸福感基本源于优越感。在一个对成功充满饥渴的年代,这个写诗的孩子,是不是有点没出息?

幸福,谁说的算?人生的价值衡量标准是成功与否?人活这一辈子,除了成功和失败,是不是就别无选择了?

成功的定义越来越狭隘,近乎可以被“赚大钱”或“做人上人”来置换。全社会在逼迫人们走向通往成功的单行线,你必须要走这条路,必须要以成功为目标,如果你敢拒绝,如果你敢回头,你就是失败者,你就是有罪!

生活中充斥着成功和失败的二元对立。如果你说,“我性格内向,只想做个安静简单的小职员。”那么不好意思,这是病,得治!全社会都会想你怒吼“不行!你得成功!要成功先发疯!”如果你不想要成功,那很遗憾,你的身份叫“失败者”,你的定语是“没出息”。

如果你疯狂加班,终于在岗位上病倒,那你一定是公司的劳模。如果你准点下班,用大块时间去陪家人陪朋友,那你的公司很可能会给你扣上自私的帽子。如果你手机全天畅通随时备战工作,如果你声嘶力竭地打鸡血拼业绩,那你一定是精英。如果你胆敢在下班之后和领导失联,如果你只想安静度日陶醉自然而不愿意参加公司内斗,那你一定很没出息,因为你不懂职场。

财富自由很诱人,自我实现很美好。但社会中真正的成功人士不过1%,这些人都离不开实干和机遇。如若成王败寇,不成功便可耻,那么社会中那百分之九十几的大多数要如何活下去才好?有人争强,有人好胜,有人愿意成为人上人,这无可厚非。但人生不该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应该允许一些人做做梦、发发呆,应该成全一些人的简简单单和快快乐乐。

“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一生没有工作,还是个同性恋,事情不断,花20多年的时间写了一本小说,基本没人看。但到晚年回首人生,他发现那些难熬的日子才真的是最美好的时光,因为那些日子造就了他。而快活的日子都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收获。”这是《阳光小美女》结尾的一段台词,说的就是普鲁斯特。

我们可以接受嫖娼、约炮、吸毒、洗钱、诈骗、暴力、酗酒,但就是无法接受不成功。但成功的答案其实并不绝对。成功需要努力,也需要机遇,但快乐和自由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你可以选择所谓的成功,也可以选择不成功。但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失败。就像文章开头那个男孩说的“请允许我不和他们一样”。

【责任编辑:管理员】
媒体人,中国日报网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