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平  >>  正文
一张被过度解读的父女关系图
康国平
2014年12月17日

下面这条故事我已经在微博上看过很多个不同的解读版本。

@互联网的一些事:一位月薪2000元的爸爸给自己的女儿买了个iPhone 6plus 64G 7000多,爸爸从头到尾没有笑过。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卻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这一代人的索取太过随意和天经地义甚至理直气壮。人生可以追求,但切莫攀比!

有人说,这是家长的悲哀。如此娇惯孩子,本身又赚不了大钱,是为自己的悲哀。
还有人说,这是孩子不懂事,自己没本事,吃父母的。为了自己的面子,要父母付出不应该付出的投入和爱。
更多人说,看了觉得可怜。

要我来说,这事情是被社交媒体过度解读了。

如果非得按着上面这条微博的语言,我也可以解读为爱啊。难道因为涉及到被国人称之为奢华的苹果手机,就需要自然而然地被人过度解读?


父母为自己儿女付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天经地义的,是作为很多不成熟的家长表达爱心的一种体现。比如娇惯孩子,就是如此情况。给孩子大量超出他们需要的零花钱,帮助孩子抢占公共场合的座位,甚至为此不惜和其他人产生冲突。


每天看到很多家长早上早起送孩子去学校,明明学校就在小区对门,孩子也已经读初中了,依然要亲自接送,不惜翘班早退,也不敢让自己孩子尝试独立着上学,美其名曰现在城市太不安全了。一个字,是因为别人也是那么接送。


还有,过度娇宠到最后就是攀比。别人家孩子学钢琴了,我家孩子不学钢琴,起码学个萨克斯。别家孩子上奥数班了,我家孩子起码学个物理班,学个机器人。别家孩子学舞蹈了,我家孩子好歹学个英语。这样情况下,你家孩子如果只会玩耍,你都不好意思面对老师,更不用说面对自己的内心了。


回到微博说的,美国孩子主动,意思是自己能赚钱。但殊不知,美国家长赚钱也不容易,特别是一些中产家庭,给孩子交大学的学费,可不容易啊。

 

这张照片的语境是批判女孩不懂道理,不知道尽力而为,孝敬父母不够等等,但我可以说,这也许更多是过度解读。也许钱是女儿的压岁钱,她想亲自花一笔大钱,第一次花那么大的数,希望父亲给自己做个陪伴呢。如何解读出这么多恶意?

或者换一种说法,我女儿如果需要一部那样的所谓高端手机来建立自信心,假使我手头只有7000块,我一定给她买。是这个社会坏了,不是孩子坏了。大人买大房、买豪车的社会环境,孩子的成长自然如此攀比。父母有责任,但社会的整体的攀比心,给小孩的负面责任,何尝不是更大?希望被过度解读的这对父女,能幸福。

【责任编辑:管理员】
IT评论人,移动互联网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