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  >>  正文
《一步之遥》:导演姜文的生活戏剧
周黎明
2015年01月05日
A filmmaker's real-life drama

姜文是中国最具争议的导演之一

在中国,姜文是最像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或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的导演。一直以来,他为观众制造惊喜的同时,也伴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嫌恶。

大多数电影都是三幕剧结构,而在姜文的新作品却是一个二幕剧。

首先,这部电影上影颇为坎坷:在国内审批时出了问题,在临近上映时又做了最后的修改。这让他得到了公众的巨大同情。

其次,他为这个获准上映的新修改版本举行了一场迟到的首映礼。

一些首映礼的所有观众都是受邀的,能为影片赢得好口碑,然而,《一步之遥》却得到了潮水般的差评,有人甚至怀疑这是片方宣传机构有意为之。

这发生在公开上映之前。

姜文在观众眼中的形象坐了一次过山车,从大众最喜欢的导演到不屑用一个好故事来娱乐大众的傲慢艺术家。

公平说来,那些“真正”的影迷的反应其实要更为复杂,从极力赞美到觉得无聊的都有。但与因四年前的《让子弹飞》而积攒起来的高度期待相比,这部作品显得来得太晚也不够优秀。

姜文感到自己被大众所抛弃。

1

《一步之遥》其中一幕。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在《一步之遥》中扮演的主人公的命运。

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事,发生在1920年。电影刻画了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当时中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还属凤毛麟角。这位年轻人为财谋杀死了一个妓女。这一下抓住了公众的想象力,因为这个故事催生中国首部故事片,并有多部翻拍片。

姜文将这个故事情节扭转为他要为妓女的死负责,而不是原来的凶手。

电影主角马走日自认为是像马龙·白兰度所饰演的教父那样的人物——教父是众多传奇电影中的首个经典人物。但他在关键时刻,他坚持他的原则,拒绝妥协,最后因此而失去生命。

在他逃亡的时候,他成了公众和媒体眼中的恶人。这些人从对他的处刑中获得巨大的乐趣。

在姜文的脑海里,这种类比清晰可见,因为他感觉到自己也在受到一群暴徒不公正地私刑。

“一些人就喜欢看我狼狈的样子,”他说道。

“在我之前的作品上映时,他们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的。《鬼子来了》被禁时,他们甚至为此而举办庆祝活动。”

当问及是否有一些媒体在故意想看看自己是否有捧杀一个偶像的能力时,姜文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没有那样的人,我们电影人的价值最终还是由我们的作品决定的。”

姜文解释了他在电影里饰演的角色并非反映了自己的真正价值观和性格。

“马走日在电影前半段表现的比我本人要来得肆无忌惮的多。但在后半段里,他又表现地比我正直得多。”

姜文认为,这部电影丢失了一部分荒诞性,因为开场的选美比赛被要求删除。

“这是给妓女办的活动,但由上海的上层社会投票。这场慈善拍卖的是选美冠军的贞操。你能想象到这在上海曾经真的发生过吗?而在委婉语言层层包装下,悲剧感消失了。我们在纽约取景时,纽约人一下就明白了。”

姜文从不拍传统意义的电影。

他的影片发生在一个强烈的氛围中,有些情节古怪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姜文解释说,即便是最天马行空的幻想也无法与疯狂的现实相比。

《让子弹飞》的开场是马拉火车,对此人们的一个流行的解释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类比。(中文的马和列车的首字刚好凑成马列二字)

电影中的选美似乎在模仿和嘲笑中国的娱乐圈,尤其是无处不在的各种选秀节目和最重要的春晚。

但姜文说并非如此。他称并非是要让这个具有某个具体的解读,但他也表示大多数影评人都会狭隘地做出解读,这会限制而不是扩展观众的想象力。

有评论称姜文这次太过“放纵自我”,而姜文说这是“爱惜自我”而非“放纵自我”。

他自己本人也是他讽刺的对象之一,而有一些影迷注意到了这一点。

著名出版人和名媛洪晃公开为姜文辩护,称一个艺术家必须有一定的“放纵自我”。

洪晃在电影中饰演军阀的正室。

让她和姜文感到困惑的是观众对她角色的反应。

“你确定你说的是电影中的那个她,而不是现实中的洪晃吗?”姜文问道。

“这是一个可恶的女人,不值得救赎。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她。也许人们在潜意识里是个受虐狂吧。”

洪晃也表达了类似的惊讶。

至于军阀的儿子和侦探之间的朦胧的同性恋情节场景,直到他们正式结婚,才解开大多数观众的疑惑。姜文解释说简单交代是因为受葛优的时间限制。

姜文的电影总是具有许多阶层的集合,但却很少思考叙事规则。

但他依然为世界提供了一道幻觉大餐。

这对于世俗享乐的社会而言,也许太过。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专栏作家,双语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