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东  >>  正文
中国缘何一反传统要举行大阅兵?
韩旭东
2015年01月27日

正当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最为值得人们关注的就是中国将举行大阅兵这件事儿了。中国的这一动作,可能是目前全世界最为吸引眼球的焦点。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大阅兵通常在国庆日举行或重大节日举行。一般来讲,任何一个国家举行大阅兵基本上都是在国庆日举行,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国庆日都举行阅兵,如中国就不是每一个国庆日都举行阅兵。同时,这也不意味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举行国庆日阅兵,如美国除历史上的五次阅兵外,二战后就没有再举行国庆日阅兵,甚至在国内都没有举行过大阅兵。当然,有的国家除国庆日阅兵外,还可能一年内多次举行阅兵,如印度每年的“共和国日”就举行大阅兵,在刚刚过去的1月26日就举行了“共和国日”大阅兵。除此之外,印度还在每年的8月份举行“独立日”阅兵。

当然,仅就国庆日阅兵而言,世界各国举行的频度也不尽相当。如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以来,基本上是每年举行一次,日本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印度是每年一次,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乎形成定制每十年举行一次。另外,就一个国家国庆日阅兵来讲,规模也不尽相当,如绝大多数国家举行阅兵都在首都举行,而俄罗斯举行阅兵有时不仅在首都举行,而且还同时在全国其它多个城市举行,甚至十余个城市举行。

可见,阅兵是一种国家行为的事儿,传达的是一种国家意志。

通常看,阅兵传达的国家意志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展示军事实力。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是该国民众非常关注的事情。政府通常通过阅兵的形式向本国民众展示军事实力,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政府也想通过阅兵来推动民众更好地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军事实力。

二是通过阅兵达到威慑的目的。如苏联在二战期间就通过举行大阅兵来达到威慑法西斯德国的战略目的,甚至在阅兵时还特别邀来德国驻苏武官等人员参加观摩活动,阅兵的威慑作用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对于美国而言,美国不是通过阅兵来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而是通过海外军事行动,乃至发动战争,来达到这两个战略目的的。如美国从海湾战争期间始,几乎每场战争都要通过电视直播战场作战的景象,达到了阅兵达不到的目的。美国也通过在每次战争中首次使用新武器来达到展示美国武器装备先进的目的,这也是阅兵达不到的效果。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毕竟是少数或者极少数,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还是通过阅兵来达到上述两个战略目的。

除国庆日阅兵外,还有许多国家在某种重大节日举行阅兵,如美国和欧洲国家于二战后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活动时经常举行阅兵。

冷战后,美国和欧洲国家更是经常地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时举行阅兵活动,甚至这种纪念性阅兵活动形成了定制性阅兵。这种做法长期下去,必将给世人一种印象,那就是好像二战只有一个欧洲主战场,美国与欧洲国家才是二战的主力军,而二战中的亚太战场却被排挤到可以忽视的地位。亚太地区抗战的国家,如中国或将可能被视为非主战力量。即便是俄罗斯举行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活动时,也是以欧洲战场的活动为重点的,“轻视”了其在亚太地区反日本法西斯的活动。特别是,中国这一亚太地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力军在世界纪念二战胜利活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这种现状必须得到纠正。

另外,近年来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向亚太方向调整,日本借势不断向海外扩展其军事影响力,军国主义在日本国内不断抬头。日本国内对二战时侵略历史的认识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非常担心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对日本过去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活动不仅必须让世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还要给日本年轻人有一个很好地教育和警示,使之正确认识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活动给亚太地区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灾难这一历史真相。这种效果必须通过声势浩大的活动才可取得,阅兵便成为一种选择。

作为亚太地区抗击日本侵略的主力军,中国有义务通过阅兵活动取得上述目的。这种活动应该成为定制,以后每年都应该举行,以便取得警示世人重视亚太抗日战场在二战中的作用,起到教育对日本二战侵略历史不能正确认识的人这样的效果。

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中国举行大阅兵,看似突然,实则必然。“突然”,是因为中国以往没有举行过以此为主题的活动;“必然”,是中国必须修好这门儿课。中国这样做,既是世界形势和亚太地区形势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有实力行使义务、警示世人的体现。

【责任编辑:管理员】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