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各地“两会”时间。今年的各地两会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愿发言,分组讨论时遭遇冷场。比如东莞政协会议小组讨论时,一个由“超级富豪”组成的小组,在讨论时遇冷,20分钟无人发言。
代表委员为什么不愿意“说话”了?在我看来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代表委员说话起不了作用,因此“不用说话”;二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水平不够,对相关问题没有思考,因此“不会说话”;三是代表委员怕说错话后引起舆论滔滔,因此低调行事,“不敢说话”。
对于“不用说话”和“不会说话”的问题,媒体的分析已经够多,而对于代表委员“不敢说话”的问题,似乎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因此还常常出现一些让代表委员“不敢说话”的氛围。事实上,在当前,更应当注意解决让代表委员“不敢说话”的问题,特别需要社会舆论要对代表委员的言论宽容对待,不能轻易将代表委员在参政议政过程中的言论以“雷语”视之。
近些年来,由于媒体对“两会”的报道越来越深入全面,许多在以前不可能为普通百姓所知的言论,通过公众媒体曝光于公众面前。由于代表委员的表达方式、报道的选择性、片面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言论没有得到大多数网民的认同,从而被称为“雷语”,发言者被批得体无完肤。一些媒体也热衷于专门选择“雷语”进行报道,以获取更多的关注。这大概是许多代表委员现在不愿发言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舆论的“教育”,自然会影响到代表委员的选择。
但是,每一个人都有思考问题的个人角度,任何一个“雷语”,其实都是代表委员从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角度出发进行的思考。社会各界站在不同的立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此,这些“雷语”收获的也并不都是“鸡蛋”,也有鲜花和掌声,在一些人看来“雷得没边”的声音,另一些人可能会觉得“深得我心”。这是思维多元化、利益群体化、言论自由化的必然产物。
但这些“雷语”显然没有受到舆论的正确看待,而是招致媒体一致的批评。一家著名都市媒体就曾刊文建议:面对雷人提案,政府部门的答复态度不妨“差”一些,严厉一些,“清楚明白地对雷人提案说不。”
“雷人”提案或者说“雷人”建议当然没有那些经过认真思考,系统表达看法的提案有价值。但是,由于这些声音同样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所存在问题或热点的真实看法,在“雷语”背后,往往是真实的群体意见。几乎每一个“雷语”的背后,都有合理的逻辑在支撑,而所谓的“雷人”之处,无非是用夸张方式引起更多注意,或者是情绪表达上的问题。如果忽略这样的声音,可能会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缺少更为全面的考虑,从而给政策落地造成困扰。
更大的问题是:所谓的“雷人提案”,应当如何进行界定?“雷人”本身是属于个人感受,但如果要政府据此“说不”,则应当有明确的规则进行判断,岂能轻言“说不”!
况且,政府是具体的执行机关,对于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无论是否“雷人”,都没有“态度差”、“严厉”、“说不”的权力。给政府这样的权力,和我们的政治结构设计和权力制衡方向是完全相悖的。这样的建议,才是不折不扣的“雷语”。而这样的建议出自大众媒体,代表社会舆论,其给代表委员的威慑力不言而喻。
因此,两会“雷声”,只是议政建言的一种“个人方式”,可视其“另类”,但不可视为异端。代表委员固然应当尽量提高自己的议政建言水平,准确理性表达自己的想法诉求,但更重要的是,社会舆论必须要对代表委员的表达方式,以及并不太严密的逻辑层次宽容面对。
对于“两会”这样一个议政建言的地方,不怕“雷声”,怕的是“无声”;对于代表委员来说,不怕“失言”,怕的是“失语”。当社会舆论能理性对待“雷语”,宽容对待代表委员不符合自己观念的言论时,才能更有效地激发代表委员的发言热情,从而更广泛地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汲取更多营养,使政策落地更为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