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  正文
越南河内人过春节:插桃花吃粽子
王健
2015年02月18日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越南也是如此,但越南也有其独特之处,插桃花,吃粽子。

作为法定节日,今年越南春节放假9天。春节期间,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和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有守岁的习俗。除夕夜,人们便穿上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会穿上越南旗袍--奥黛。初一,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据说这位客人会给主人带来好运。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携妻带子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共同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一家大小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

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年货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就是鲜花、年粽、年画和春联。

一、家家户户插桃花,摆放金桔盆景

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据越南媒体介绍,早在20世纪初,河内最大的花市就是同春市场,随着鲜花需求量的增加,买花和卖花的人将薯行街(Hàng Khoai)和梳行街(Hàng Lược)也开辟成了鲜花市场。

记者发现,在当今,在春节临近的前几天,河内的大街小巷都变成了临时花市,随到一处都是花的海洋,特别是桃花树、金桔树随处可见,卖花的人、买花的人熙熙攘攘。

在越南河内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象征着幸运、团圆、安康。金桔是取吉利之意。桃花树和金桔树作为家家必备的春节年货,不仅家里摆放,而且商店、社区、机关单位也都在抢眼的位置大量摆放。

IMG_20150217_161104

在河内是青春郡皇家城市小区内,除了每座居民楼大厅内摆放桃花、金桔外,在小区花园广场也摆放了艳丽吉祥的桃树、金桔树盆景。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IMG_20150215_143518

玩盆景可是河内人的好把式。过去,这种玩法只在一些权贵之家流行。在春节的前几个月,老先生们就在自己院落里开始照顾一些盆景了,弯曲修剪,勤勤恳恳,然后挑选最漂亮的盆景在春节期间放在家中最庄重的地方赏玩。现在的盆景玩家已经懂得将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了。在河内著名的春节花卉专卖街黄花探街,很多盆景玩家将梅花树盆景拿到集市展卖。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2月16日记者走访了还剑湖畔的梳行集市,发现有很多野桃和嫁接的碧桃摆放出售。记者了解到,大概一米多高的桃枝平均价格在200000至400000越南盾(1元人民币相当于3436越南盾);而迷你桃树盆景,大概有50厘米,小巧玲珑,花蕾丰硕,价格在150000-250000不等,如果是种植在花盆里的迷你桃树,每盆价格高达800000至1兆越南盾。

记者了解到,在河内河东郡、西湖郡有很多地方种植迷你桃树,但与其它地方相比,西湖郡日新乡的桃树枝杈密,花朵大而肥厚,树形小巧玲珑,花朵颜色艳丽,因此更是惹人怜爱。再加上它自身的娇艳可以替代其它鲜花,符合河内很多家庭的窄小空间,所以迷你桃树成了河内人春节的抢手花品。

家住河内二征夫人街的73岁的阿兰女士说,除了在家里的客厅放置一棵高大的桃枝外,在春节期间,她还喜欢在写字桌、饭桌上摆放迷你桃树枝,看上去很娇美,更有春节气氛。

在花市上,记者发现,桃花也是众多外国游客在河内过年时买得最多的花品。来自瑞士的50岁的于连先生在河内筐行(Hàng Cót)街为夫人买了一盆迷你桃树。夫妻俩说桃花胜过玫瑰花,夫妻俩抱着迷你桃花招摇过市,在众人啧啧称赞声中,显露出得意的神情。

2月17日,记者发现在黄花探街、黄国越街、以及雒龙君、怡潭等街道被各类花卉充斥着,就连记者居住的皇家城市小区对面的阮翟路的一个平日不怎么热闹的花园集市里也摆满了各类花卉,其中桃花树和金桔树盆景居多,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IMG_2295

在河内市青春郡皇家城市小区对面的一个院落里,在春节前几天也成了鲜花销售地。桃花、金桔等以及配套的陶瓷花盆应有尽有。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与10天前相比,2月17日的桃花价格长了很多。前几天一棵桃树只要70000至100000越南盾,但这一天价格增长了三倍至四倍,到达每枝200000至400000越南盾。卖花的人解释说,开花早的桃树都已经卖光了,等到春节才开花的带有花骨朵的桃树剩下的不多了。

记者看到一棵不到两米的金桔树,经过询价,得知价格为500000越南盾。记者发现,金桔树的价格比前几天降了一些,一盆50厘米高的迷你金桔树,连树带瓷盆总共才90000越南盾(金桔树60000越南盾,瓷盆30000越南盾)。

IMG_20150216_130022

河内人的观念是春节不能缺少桃花。临近春节,一些商家会发动众多家庭成员到大街小巷贩卖桃花。217日,在河内青春郡皇家城市小区隔河相望的路边集市上,也有很多花农和商贩在出售桃树。就连小孩也帮父母在推销桃树。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IMG_20150215_135915

临近春节,越南的大街小巷常会出现“摩的”为客户运送订购的金桔或桃树的景象。图为215日河内市黄花探街。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据越南河内当地人说,河内名人雅士的清雅不仅表现在言语谈吐,也表现在风雅情趣之中。在春节期间,摆放花卉,就如将宇宙精华带到家中一样。记者通过近几天的探访发现,除了桃花、金桔外,在越南北部家庭中普遍插放的还有菊花、水仙、剑兰、兰花、百合、雏菊、芍药、海棠、玫瑰等花卉。

二、吃糯米年棕

最具越南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子和糯米饼。年粽子的做法跟中国人吃的粽子一样,也是用糯米为主料,配上肉和绿豆沙。不过越南年粽子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块大约两斤左右。在集市出售年粽子的大妈说,年粽子一般都是用五花猪肉,不用牛肉作肉馅。她说,按照越南传统,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拜祭祖先,同时也拜土地、灶君、百艺师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红烧鱼、包肉团、炙肉、腌荞头、牛肉、鸡肉等。供拜完毕,早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糯米粽子。

据越南媒体报道,越南人很早就有做粽子的传统,糯米做成的糍粑是越南人春节期间宴席盘上不可缺少的年饭。报道说,过去,在春节的前几天中,河内人最忙碌、最快乐的活动就是包粽子。细腻的河内人一大早就赶到早市购买葫芦形状,大小适中的芭蕉叶或黄精叶,洗干净之后,再带回家绑在走廊下的格木柱子上将水沥干,数天之后才能用来包粽子。每家每户淘米、豆,选择半肥半瘦的猪肉,然后用黄精叶或芭蕉叶将糯米、猪肉和绿豆沙包成一个个四四方方的粽子,之后再将粽子一起放在锅里蒸一夜,第二天早晨才捞出来,把水挤压出去以便长久保存。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不是自己做粽子,而是到市场上去购买。传说,年粽子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生。

IMG_20150215_110925

216日,在河内市青春郡 阮翟路皇家城市小区对面的一条胡同集市中,一位74岁的河内大妈正在出售越南传统年粽。图片中的绿色方形食物就是年粽。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除了粽子,鸡鸭鱼肉等,在春节来临的前几天,越南商贩将柑橘等盛放在竹篓里,从农村运到城市集市出售。自古至今,柑橘在春节的鲜果盘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水果摊中,记者常常发现一些未成熟的水果。经询问得知,这些未成熟的水果是越南老百姓用来供奉祖先和佛祖的。

IMG_20150215_105804

在河内市青春郡皇家城市小区前阮翟路对面的胡同市场内,商贩正在出售柑橘、火龙果、香蕉、葡萄、苹果等各种新鲜水果。图片中的佛手果和未成熟的菠萝是用来供奉祖先、佛龛的。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在中国,在春节期间,民间现在还有燃放鞭炮的习俗。从前越南人过年也放爆竹,不过从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间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

三、玩高大上文化

在过去,在春节期间前往乡村庙会也是河内人的一个传统。乡村庙会是过去越南人从事行政、宗教、信仰、文化生活的公共场所。 现在,新春期间越南河内人除了亲友间互相拜访,也会在河内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连续几天举行各种文娱活动,如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斗鸡、斗鸟等。在河内,人们的春联有的用汉字书写,有的用汉越音拉丁字母书写,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另外,河内人也爱在家里贴上倒福,双喜,以及汉字或者拼音字的福、禄、寿等,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IMG_20150217_123626

 图中是河内市皇家城市小区地下商城的古街。217日,这里的摊位已经布置完毕。该摊位是越南河内的一些会书写汉字对联和字画的老夫子们租用的。据隔壁摊位的一个小姑娘说,到大年初三这里才会热闹起来。 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据越南媒体称,过去,每当节来春归之际,河内市筐行(Hàng Bồ)街卖字买字的人又活跃起来。在这条街上,一些老夫子们将已经书写好的字挂在一些用薄竹篾编织成的盛稻谷用的竹筐上,只要有买家来,立即出手。

记者注意到,一些商家也从这种传统文化中看到了商机,河内皇家城市小区的地下商城就修建了一条模拟古街,每逢重大节日,都会组织一些字画买卖活动。

  IMG_20150217_123811

河内市皇家城市小区地下商城的模拟古街,一位小姑娘正在摊位上等待顾客玩“扔愤怒的小鸟”游戏。货摊前摆放着财神爷的造型。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IMG_20150215_133051

在河内市瑞奎街一家商铺正在出售节日供奉灶王爷等使用的祭祀用品纸鞋、纸马等。摄影:中国日报驻河内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