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然  >>  正文
新常态下如何保民生?
林超然
2015年03月02日

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官方的解释已经很清楚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新常态特征,就是经济增速主动“减速”,国民经济增速由过去几十年高速发展调整为“中高速”。这意味着GDP减速将成为新常态。据国内外经济专家分析,2015年经济增速大体维持在7%,比2014年的7.4%略低。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与民生紧密联系,GDP是关系到居民的收入、消费、就业的大背景。中国GDP的减速,会不会影响到就业等民生问题?中国应如何在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有效地保障和持续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等。具体而言,当前较为突出的民生问题主要包括就业、分配、社保、教育、医疗、稳定等现实问题。“从历史上看,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社保等民生问题将会突出。”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指出,当前中国正面临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压力和挑战,要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在中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130万----150万人就业。专家指出,国家要保证每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维持7.5%左右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即经济增长的下限7.5%左右,上限CPI(物价上涨指数)不能超过3.5%左右,经济运行不能滑出这个合理区间。一般认为,中国经济增速7.5%左右,或者7%以上就是中高速。所谓“中”是和中国过去的速度比较,过去多年是两位数增长,平均是9.8%。7%以上、7.5%左右就算中速了,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仍然是高速。特别是在大国中,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高的速度。

李克强总理之所以反复强调“万众创业”,就是表明国家鼓励大家就业创业,着眼于为城镇新增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中共高层也坦承,就业创业的最大障碍,就是形形色色的各种政府“审批、检查”,抑制了人民群众创业的热情。所以,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进一步下大气力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来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取得初步成效。今后,努力维持经济增速在7%--7.5%之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分配是民生之源”,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人均GDP达到约7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但由于发展不平衡,东部一些地区有上万美元了,西部地区才3000美元,全国仍然有数千万贫困人口。因此,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乃是提高民生总体水平必要的功课。

与民生重大相关的还有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长期以来,在国民收入分配比例上,中国维持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理念,主要财力集中用于国家工农业、国防外交科技发展等方面。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在全体国民共同努力下,经济整体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因此,现在有条件也有实力进一步改善民生,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现象必须得到改变。

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比如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而按照著名经济专家郑新立的研究核算,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却由1985年时的56.18%下降至2007年的50%左右,2010年则下滑至43%。这一比重近年有所回升达到45.9%左右。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增长很快,但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从社会保障支出国际比较角度看,中国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一般在30-50%之间),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会削弱居民消费增长动力。政府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的空间;而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滞后,又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主导型投资增长促使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并未带来居民收入的相应增长。要实现“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无疑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先生活,后生产,再建设”的方针,合理安排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毋庸讳言,在安排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上,中国有经验也有教训。对于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政府有必要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这是改善民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教育、住房、社保是民生发展普遍存在的突出难题。“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自我发展能力,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除了加大投入,同时要改革教育脱离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等问题。

衣食住行,是民生问题的高度概括。现在,衣食行问题基本解决,但住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高房价问题,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如何做到“居有房”,使房价与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仍然是个亟待面对的棘手问题。

“社保是民生之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要真正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这方面可谓任重道远,需要财力、人力、制度的配合。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相当紧迫了,占全国人口近十分之一的贫困人群如何尽快脱贫致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可以推断,加强扶贫工作,应是今后五年中国政府推进民生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应该说,民生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历朝历代当政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民生问题,表象看是经济问题,物质问题,实际上又与政治问题、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问题被置于执政党重要议事日程,中共几代领导人对民生问题都有深刻论述,民生问题得到极大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共十八大以来,“民为邦本”是新一届中央的重要施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守住民生底线创造美好生活”等,无不传递民生建设发展的美好愿景。

但研究中国民生问题的观察家也认为,居于中国国情,民生改善是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国的民生建设的途径还面临不少历史与现实的挑战,必须做好持续努力的准备。当前,一是要努力“稳增长”,确保经济增速维持在7%-7.5%区间,这是改善民生的经济基础;二是释放“改革红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经济社会齐头并进,让社会福利的供给水平与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责任编辑:管理员】
自由撰稿人,曾任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