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  正文
从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反思代际文化传承
刘杰
2015年03月05日

博士返乡笔记

春节期间,一位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而“知识的无力感”的观点也引发争论。读《博士生返乡笔记》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即便和博士本人生长生活的地方不同,学习经历也不同,但是生活的乡村结构却有异样的共知。这不仅使我们反思博士产生知识“无力感”的根源是什么?农村代际之间的文化要不要传承?如何传承?等问题。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成为了农村家庭老一辈脱贫致富的意志。笔者读小学时常听到父辈的教诲:“不用去学习美术、音乐先把文化课学好,这些都学不好,就不要去学别的。”知识的改变命运与老一辈的教育观念完全吻合,但晚辈的思想观念和老一辈的人生理念之间的冲突却暗流汹涌,从未停歇。一边是升学要成为人生一件必须要爬的阶梯,无力但也要攀爬;一边是心中对行为的反思,对不能如愿以偿的叩问。“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王磊光的话表达出了乡土人情间的社会关系成为了代际间无法传继的现实,情感认同逐渐淡化,“礼尚往来”随空间和时间的不断迁移渐渐湮没。上大学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因果联系悄悄减衰,博士对知识的无力感随之而生。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乡村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渐渐的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土壤,而被另一种新事物所取代,传统感情维系的乡土人际文化被逐渐冲淡。形成晚辈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和长辈反过来向晩辈学习的后喻文化出现割裂的现状,而晚辈和长辈间的学习与改变却更多的发生在了同辈人之间。“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也必将成为现实。老一辈身上的乡土文化理念,要不要传承?如何传承?成为了代际间传统与现代博弈中急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知识的“无力感”产生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触碰中,是生活中农村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城市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也称为文化震惊而致。老一辈的“礼”是在传统农村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这种乡情被城市文化逐渐侵蚀,不能说城市文化代表着先进和文明,而农村则是封闭和落后的,也不能说农村到城市求学的人被城市的理念所影响和内化,必须要带着一种解放或者颠覆的思路来反哺农村社会。我们应该保留农村的乡土人情,当然这涵盖着农村人际间逐步演化而成的交往关系以及其它关系,如果破除了这层纽带将城市的文化和农村的文化变得同质化,那必然是乡土文化传承的悲哀和失败。当城市的经济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完全不同时,却将城市的观念用于农村,而农村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医疗服务设施等条件和城市却又无法相提并论,久而久之将农村变成了人为的“城市”状态结构,最终必将导致农村社会结构、文化生态的破坏。存在决定意识,当农村的经济基础追不上农村的思想意识时,要改变的是农村的生产结构还是城镇化制度的嵌入带来的农村和城市的协调机制,值得深思。

王磊光在多家媒体采访中表示:“希望不要关注他本人,而去关注现实的中国。”确实应该如此,社会矛盾的凸显,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失衡都在社会关系中一一呈现,时间落差的矛盾、代际间的观念差异、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失调,这些社会问题发生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消解矛盾的思路,它可以让人们思考,究竟什么东西才是我们心中所追求的本源,是“绿皮车的人际暖意”还是“动车的人际舒缓”,是“绿皮车的慢速度”还是“动车的快速度”,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和解读,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的选择,心中都不要忘了文化的根需要认真保留、传承。

【责任编辑:管理员】
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