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红的程度从娱乐圈每年4月1日都举行怀念他的活动中可见一斑。
十二年过去了,又到了令大家唏嘘不已的一天。这个365天理唯一可以名正言顺恶搞欢闹的一天,却因为人世间来过一位哥哥,自此多了一份阴霾的色调,迟迟挥之不去。
早期生活不堪回首
张国荣原名张发宗,出道后改名为张国荣,洋名Bobby后来也改成较成熟的Leslie。出生于香港商人家庭的张国荣由佣人六姐带大,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并不受宠。
忙于生意的父亲和母亲感情不好,他们没有时间和心情给予张国荣家庭关爱。兄弟姐妹众多,但年龄最近的也比他大8岁。他在欠缺温馨及天伦之乐的环境里度过了漫长的孤独时光,13岁那年,他被送往英国,过着严格清苦的寄宿生活……
哥哥当年羞涩敏感,时时渴望着那一点点真正属于他的母爱。
初登舞台非常不顺
1977年,张国荣参加歌唱比赛获得亚军,之后签约丽的电视,第一张专辑是英文专辑,少有人听过,他又陆续推出几张唱片,但不论怎样努力,他得到的回报是观众恶意的冷嘲和倒彩。
那是灰色时光,他永远处在次要位置,别人不做的戏他顶上,别人不唱的歌由他接唱。有一次在表演时,为配合台风,他把帽子抛向观众席,却即时被抛回台上。他很伤心,迷茫地问自己:不会到28岁才红吧?
刚出道的张国荣并不被大众接受,他迟迟无法登上一线阵容。
一朝成名出尽风头
他后来转投华星,根据音域开阔的特点采用阴郁的低音歌唱,于是有了令他大红大紫的《风继续吹》、《MONICA》。这一年他29岁,开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1988年推出的《Virgin Snow》令张国荣在当年的颁奖典礼上出尽风头,这张走实力路线的首张专辑引领他走入歌唱生涯的黄金时期。《沉默是金》、《无需要太多》等连续获奖,《SALUTE》专辑成为歌迷和乐评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此时的哥哥无时不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巨星气质,所向披靡。
巅峰时期突然隐退
1989年年底,正值歌唱事业巅峰的张国荣突然宣布告别歌坛,并在香港红馆连开33场“告别乐坛演唱会”,随后在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举办了多场世界巡回演唱会。
他是上世纪80年代香港乐坛仅次于谭咏麟的男歌手,而那时刘德华等四大天王才刚出道。就是在张国荣退出乐坛后的90年代,他的影响力也是四大天王所不能比的。90年代张国荣投身电影,1991年他的《阿飞正传》斩获香港金马奖。
他的《春光乍泄》是中国打入嘎纳电影节的第一部获最高奖的电影,他在电影上的成就也是辉煌的。张国荣是电视、电影、音乐领域的绝对巨星,他红的程度从其仙逝后娱乐圈每年4月1日都举行怀念他的活动中可见一斑。
哥哥向往的爱情是平淡的幸福,无风无浪是最好。
渴望简单纯洁的爱情
哥哥的初恋发生在英国,“我们只是好了两个星期,后来她走了。”对于这份短暂的初恋,哥哥谈的并不是很多。
加入娱乐圈,在丽的电视拍《爱情故事》,哥哥与女主角毛舜筠传出恋情。最初只是电视台的宣传手法,不过后来两个人假戏真做,陷入爱河。
虽然是金童玉女的恋爱,但是这段爱情维持的并不是很久。后来,毛舜筠在《娱乐热卖十点半》访问哥哥,重提当年情,哥哥自爆:“我对她可说是一见钟情,认识不久,已拿花向她求婚。”可惜毛毛被他突如其来的行动吓怕,反而疏远了他。那年他20岁,毛毛更只得17岁。哥哥在访问中有感而发的说:“如果当年你愿意嫁给我,可能会改变我的一生。”
哥哥曾经说:“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伴侣比我早死,我会是很快就跟著他去死的人。”哥哥向往的爱情是平淡的幸福,无风无浪是最好。
哥哥向往的爱情是平淡的幸福,无风无浪是最好。
复出之路不平坦
1995年,在千呼万唤下张国荣终于宣布复出舞台。关于张国荣的复出,曾有过激烈争论。而重新归来的张国荣,呈现给了世人一种蜕变后的成熟和美。国荣复出歌坛,这个消息令张国荣迷颇为振奋。毕竟LESLIE的退出,令不少人感到遗憾。经过两年多的内心挣扎,张国荣终于冲破承诺的束缚,重新踏足乐坛了。
对于他的复出,各人反应也迥异,也有人说他自打嘴巴。张国荣本人倒也干脆承认,因为他早有思想准备,两年的时间不算短,对复出时的闲语他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说:“我是反悔了,但这并非自掴嘴巴。六年前我毅然退出乐坛,当时并非做戏,而是真的这么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年纪的成熟,我的心路历程已改变了,想法与当年不同。而且,在这几年间,我时时都在想唱歌,不过,多数时间是关在房中自己唱,有时也会在朋友的派对上唱;我实在是非常喜欢唱歌,现在,我做回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什么不对?”
关于张国荣的复出,曾有过激烈争论。
重塑辉煌之际噩梦相伴
2000年,张国荣举行了热情世界巡回演唱会。他亲自担任艺术总监,世界时尚大师Jean Paul Gaultier担任整场演唱会服装设计。演唱会剧情式的表演,从曲目编排、“天使到魔鬼”的系列服装造型、唱演兼备的演绎技巧均属首创,成为香港最为轰动的一场演唱会。美国《Time Magazine》(时代杂志)称之为“Top in PassionandFashion”。
不过,正是这场演唱会被后人认为激发了张国荣的抑郁症,追求完美的他倾尽全力设计演唱会的所有细节,灯光、舞美、编曲还包括最具争议的造型与服装。
第一天演出完,香港所有媒体都用出位的语言与评论刻薄的对待张国荣的演唱会,无人顾及他的感受他的付出,只把批评停留他的造型上,并恶意的映射他的爱情他的生活。张国荣伤透了心,可还是要高强度的继续剩下的演唱会,慢慢地大家接受了他的创意。
可是,两个月的讥讽,已经深深的刺伤了哥哥柔软的心灵,也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两年的抑郁煎熬。
抑郁并未远去
如今,斯人已逝,但抑郁症的阴影却从未远离。
2002年,崔永元离开了让他成名的央视《实话实说》栏目,当时外界对他此举一片哗然,甚至有声音称他“脑子病了”。3年后,在《艺术人生》的访谈中,他向观众坦承,当时生病的不是脑子,而是心:“我得的是抑郁症,而且是很严重的抑郁症,重度。”
连崔永元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发言让抑郁症——这个在当时还未被中国公众所熟悉的词汇广泛地传播开来,也成为很多人认识、了解抑郁症的起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已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2009年,加拿大学者费立鹏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按其比率推算,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
世卫组织预测,作为目前世界的第三大负担疾病,抑郁症将在2020年取代冠心病,上升到第二位。然而,与日益庞大的患病群体无法匹配的是,大众对抑郁症认知的缺失。
“包括我的家人,我的领导,他们都觉得没有这种病。”崔永元在患病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身边人,“他们觉得我就是想不开,小心眼、爱算计,以前火现在不火了,所以受不了了,都是在这样想。”
抑郁症知识缺失带来的后果是,不少患者即使出现了相关症状,也很难排查。
2005年,杨坤经历了一段难熬的情绪低潮,“易怒、胸闷气短、浑身抽搐,眼睛聚不了焦,思维特别混乱”。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先后做了6次全身检查,“其中包括四次核磁共振,杀死了很多健康细胞”。他觉得自己难受到随时随地都可能晕倒,但医生却说,“你很健康,身体没什么毛病”。后来,在一个香港医生的诊疗下,他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更多的人面对疾病选择的是“不作为”。腾讯网的调查显示,只有7.54%的网友表示在出现抑郁情况时,会及时就医。33.29%的网友表示,“想去看,但还是要想想”。而其余大部分网友则认为可以自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主任季建林表示,在国内抑郁症人群中,大概只有10%到20%的患者,是经过正规医院诊断出的,这个诊断率非常低。而剩下的8成患者则在家默默承受,不曾踏进任何医院。即便被医生诊断出抑郁症,患者愿意接受治疗的人数也不到10%。原因之一,是患者和患者家属有着强烈的 “病耻感”。
与大众低认知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抑郁症的高治愈率。郑秀文、范晓萱、崔永元、白岩松、杨坤等明星都在生死的抛物线上安然落地。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抑郁症并不可怕,它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充足的时间,以及更多的理解。
首发来源:中国日报中文官方微信公众号 CHINADAILY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