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度大剧《甄嬛传》中甄嬛饰演者孙俪(中)。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甄嬛以及众多小主的回归却让人明显地感到一阵阵的失望。
近一两年来,中国的《甄嬛传》的粉丝时不时地了解到他们引以为傲的小主要占领北美电视剧高地,并窃喜不已。
甄嬛是电视剧《甄嬛传》的主角——这部2011年的电视剧风靡中国,之后又席卷亚洲其他国家。
两年前,有报道称,美国纽约的付费有线电视网HBO将会在北美播放编辑版《甄嬛传》。现在,《甄嬛传》的精简版在Netflix网站在线播出。该版仅配有英文字幕,没有英语配音。
这个精简版被视为中国文化进军海外市场的一个里程碑备而受瞩目,但是却引发中国观众的广泛批评。
美版《甄嬛传》从原来的76集,每集45分钟的长度精简为6集,每集90分钟,剧名改为Empresses in the Palace(意为《宫中后妃》)。每集过快的节奏令美国观众很是不满,因为他们习惯了更加轻松的日间肥皂剧式的叙述节奏。(中国的电视台每天播2-3集)
我没有看完完整版,但是觉得精简版也不难理解。我认为精简版丢失的是一些有趣的情节设置及停顿,这是中国叙事艺术的精华。大部分情节还是保留了,只是少了那种味道。
美版在每一集的开头和结尾都采取甄嬛在晚年回忆的方式进行铺陈,暗示接下来的情节,概括主要情节。原版并未采用这种叙事方式。精简版这样设置在文化方面可以理解,但艺术表现平平。
最令我费解的是新的片头和片尾曲。歌词是英文的,但却是由中国歌手以感觉怪怪的口音演唱的。显然是想用这两首歌来吸引外国人,但却与中文对白很不相符。
说到对白,在我看来,其英文翻译太过于直译化,更别提一些中国观众的批评了。我能想象出一个普通美国人会被宫庭等级搞晕了,如尊位等级、称谓、问候语甚至同一个人有多个名字和头衔。前半个小时必定是名字的熟悉梳理等级,就像是我阅读托尔斯泰的大部头巨作时,那些冗长的音译中文名字常令我费解。
逐字逐句的翻译可以体现异国情调,这些翻译是相当称职,并没有错,但是却很难摆脱字句的束缚,捕捉到语言的精华。
一 种文化产品跨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通常首先要突出它的文化共性。然而,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主要是以文化的个性为卖点。当然,豪华布景和服装都具有很大 的吸引力,但在叙事技巧上略显英语化,这是文化产品出口的必要手段。从观众反应来看,这部剧完全是虚构的,与美版预告片宣称的不相符,因此,这部影片虽已 从中国市场走出去,但是还未真正得到美国市场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