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份,银行业陆续发布今年一季报。在延续去年年末净利增速回落的同时,更让银行揪心的存款增速也出现了大面积回落。那么,问题来了:钱都去哪儿了?
这是个很容易就能想到答案的问题。跑到股市上了。牛市来临,资本流向股市,这是最简单的趋利行为,也是常识化的民生经济学。流向中国股市的资本“波峰”一阵阵,相关机构已有连篇累牍的数据分析,在此不赘述。单就个体现象言,从大妈到职场人士,重新处理理财思路和调整荷包比例的也大有人在。对大多数人而言,炒股成为投资理财的第一选择。
投到股市的钱,大抵有相当部分是银行存款。当然,银行存款流向股市的具体数据,并不明朗--从央行公布的相关数据可知端倪。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8个和2.0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15万亿元,同比少增1.64万亿元。具体到民生银行,从其业绩报告看,一季度吸收存款总额为2.45万亿元,比今年年初存款增加了0.06%,而去年这一数字是5.11%。平安银行吸收存款总额较年初增长了2.95%,不过,鲜明的对比是,去年增速高达13.6%。
无论是各银行存款余额减少或者存款增幅降低,都表明银行揽储压力加大,社会公众本来储蓄的钱流向了其他地方。股市走牛,当然股市具有最强的吸金作用。
股市高收益形成的全民炒股现象,也导致各类理财产品走冷,最起码不再像“前牛市”那么热。最简单的市场反应就是,理财产品收益率减少,吸金力减低;理财资金池减少,收益率则再降低,形成了整个理财资金盘子减少的连锁反应。
如果考虑到基础货币投放较少,加之货币政策连续宽松(降息降准)的惯性效应,也促进了整体上的流动性。不必讲机构资金的利益趋向,单就社会大众言,面对比储蓄更为丰富更为利多的投资方式(互联网金融,各类高息理财产品)等,也不会将并不多的余钱存在银行(最起码不会讲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何况,楼市萎靡不振,3.30楼市新政激发的只是部分刚需冲动,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低迷惯性短期内无法逆转。舆论场报道的热盘热销现象,也只是零星出现在一线城市。社会公众对于再次大规模投资楼市还心存疑惧。面对突如其来的股市走牛,才是大规模资金潮涌进入的主因。
疯狂的股市利好还能维持多久?这是见仁见智的大事件。有人说后市动力强劲,货币与财政“双宽松”政策,将是刺激股市牛上加牛的灵药,促使沪市攀上6000点乃至更高。有人则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来棒喝股民们冷静,该撤离时就撤离,以便被再次套牢。
其实,审视中国股市或其他要素,三个基本点要牢记。一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下行态势,股市不可能一直和宏观经济逆势而行。二是资本市场的改革是调结构的主要方面,资本市场改革对于调结构具有促进作用。货币政策宽松强化了资本流动性,表现在股市上也符合市场规律。三是货币政策的宽松和资本市场的改革,都有基本的决策指向,即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发挥投融资的正效应,而不是制造投机泡沫或流向过剩产能产业...
如果社会资金--主要指银行存款,通过股市流向亟需资金的实体经济主体,银行存款的流向自然是值得肯定的,这也达到了货币政策宽松的目的。但是,如果说银行存款以分散、冲动的方式进入股市,和大机构投机资本及海外热钱在股市摸爬滚打,恐怕会成为这波牛市的炮灰,为他人做嫁衣了。如此,大量散户的财产在缩水,股市中的资金也流不到亟需资金的实体企业,而是被投机热钱裹挟而走。这将不仅是宏观经济之害,也是社会民生之哀。
对社会公众言,钱存银行不再保险(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将于5月1日施行),多元理财渠道也是小打小敲,楼市孱弱不堪,只有到牛市里去博取创富机会。但须牢记:一是收益越大风险越大是投资铁律,二是投资多元化才是稳妥选择。
对各大银行而言,银行存款减少揽储压力加大,既提醒其改变吸储获利方式,也促其加大改革,如提升服务质量等。更要者,客观上也对利率市场化具有提振催化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