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代表武汉的小吃是什么,热干面;在外地的武汉人最想念家乡什么食物,热干面;武汉街头最多的小吃店是什么,热干面店…….武汉,一座夏天热死冬天冷死气候极端的城市,一座作家笔下市民脾气急躁敢爱敢恨的城市,就是这么热爱着一碗市井烟火气的面——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早饭的“主粮”,武汉人把吃早饭叫过早。早上上班,出得门来,街上碰到熟悉的街坊,一句“过早了冇”打开武汉人的早餐情景:走进那家吃惯了的热干面店,“老板,来碗热干面”,此时,一场热干面的手艺表演开始了。老板将热干面放到沸水滚滚的热锅里烫一下,迅速捞出,左手拿着碗,右手上下翻飞,将十几样调料飞速挑到面碗,再顺过一双筷子一起递过来-----武汉人的一天,就这样从一碗热干面开始。一位武汉作家写过,“热干面做和吃的过程都很快,很像武汉人的性格,爽快干脆,不拖泥带水,吃过了,各忙各的,东南西北” 。
街头的热干面店做的都是附近居民的生意,那无声的口碑,只用看看门口排队的人。做得好的店子,每到早餐点,还有人特意开车过来吃。这个时候,不管有钱没钱,不管帅哥美女,不讲形象身姿,门口或坐或站,每个人酣畅淋漓手中那碗面。不仅小吃店门口成景,走在路上,即便尘土漫天,也能见到时尚的姑娘小伙一边疾走一边吃热干面的情景。而公交车司机在等红灯的时候大吃热干面,也是武汉街头的一景。
记者家住的社区也曾有一家需要排队的热干面店。60多的老妈带着儿子开起这家店,妈妈负责调制作料,儿子烫面,还请了两个帮工。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养活着一家子的人。大妈说:“我们只做早餐,热干面基本上一天卖50多斤,面窝炸20斤米左右,大概每天有1000多元钱营业额,算下来,不说发大财,养家糊口冇问题。”店子开了四五年后,大约2006年左右,大妈在别处买了房子,热干面店搬走了,这条街上的街坊至今还念念不忘。
武汉夏天高温,跨时长,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这就是热干面的前身------切面。判断一碗热干面好吃不好吃的标准,除了味道调制得是否好,最重要的一条,是面条是否筋道。热干面在食用前一天,需要将面煮得半熟捞起,淋上香油拌好,阴凉。第二天一早,将一锅水烧得滚烫,用一种特制的竹笊篱装上一把面,在锅里浸上片刻即熟。热干面美味的关键是它的酱料。要想酱料好吃,芝麻酱一定要用芝麻香油调。用芝麻香油把芝麻酱和老抽,生抽,盐拌匀,调至芝麻酱慢慢调成糊状。配菜,有切成丁的辣萝卜、酸豆角、榨菜, 最少不了的一定是葱花和香菜。
武汉最有名的热干面是蔡林记。曾有老人说,上世纪50年代,中山大道的蔡林记,200多平方米的店里经常人满为患。而今,在武汉人心目中,蔡林记更多是给外地来汉的游客吃的,每个市民心中有自己最喜欢的那家店,一段时间没吃,哪天热干面的馋念发作,无论“千山万水”,也要去吃好那碗面。
2014年,武汉热干面和重庆火锅冲刺中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专家评论说,“热干面与武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能代表武汉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并蓄,细腻而粗犷。”来武汉留学的牙买加留学生金百丽对媒体说,从一开始不习惯,到曾经一周整整吃了20顿热干面,就是这么喜欢上热干面。
散落在武汉三镇街头巷尾那一个个烟火气十足的热干面店,共同营造了武汉这座城市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每天早上,一句“过早了冇”、一碗香香的热干面,这就是武汉最亲切的城市滋味。
关于作者:周荔华,中国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