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凯  >>  正文
自主招生要避免“鼓励”学术造假
廖德凯
2015年05月05日

 

3月中上旬,90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陆续公布招生简章,“高中阶段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发行的相关刊物上发表作品、论文。”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针对文科考生开列了这样的自主招生条件。随后的一个多月间,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一些高三学生在备考之余,开始想方设法发文章,“凑够”自主招生条件。而几乎无一例外,“凑条件”都是家长向相关期刊购买版面,费用根据期刊等级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从事这一“职业”的人表示:“家长们并不会在乎这一点钱”。(5月4日《光明日报》)

高校自主招生是拓宽学生、特别是特长生就学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居于自主招生的重点目标,自主招生应当重在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化考察上,而不应当变成另一种传统高考。因此,高校在设置自主招生的基本条件或者“加分”时,应更加审慎,注重发挥考官的个人考察能力,避免用一些无效的“客观条件”造就学术造假。而当一些条件只要出钱就能解决时,对于选拔真正具备潜质的学生入学深造也就失去了意义。在现阶段,以“公开发表”作品、论文作为条件,在现阶段就是这样的“鼓励造假”的规定。

勿庸讳言,当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其他刊物发表文章的买版面问题比较严重,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甚至有一些假冒的学术期刊越做越“真”,曾有假冒期刊被查时,连里面的职工都相信自己的刊物是“正规刊物”。产生这样的“幽默”,正是由于真正的学术期刊的运作“看起来像假的”所致。笔者的邮箱里,几乎每天都充斥着“正规刊物”们的约稿函,只要交钱,就能按照你的要求“发表”文章。

当发表文章成为一门生意,用是否发表文章作为客观评价标准,其唯一的意义也就是让这门“生意”越来越红火,而学生们还未进入大学校门,就学会了“学术造假”。这还不能简单地用“诚信”对学生进行指责,有这样的“生意”存在,凭什么让学生当“傻子”?

而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并不适合以发表文章、论文作为基本条件。自主招高中文科学生,重点应在其潜质上而不应当把眼光放在“成果”上。从客观上来说,高中阶段学习相当艰苦,时间安排特别紧凑,正常情况下不可能有多余时间进行研究或者创作。高考招生政策,无论是国家“大政策”,还是高校“小政策”,都是高考指挥棒。当指挥棒要求“发表论文”时,无论是通过“生意”进行交换,还是自己进行研究,都大大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报道中也提到,北京某中学语文教师就表示,他还没发现高中阶段能以自己本事发表文章的学生,那种学生是“极少数”。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现状来看,也不适合把发表文章作为自招基本条件。

有专家认为,“花钱买版面只是背离良好初衷的异化结果,问题不在高校。”确实如此。但是,高校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却不能只看到“良好初衷”,而对“必然的”“异化结果”视而不见。“花钱买版面”的结果不是高校的问题,但忽视甚至漠视这一结果就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了。

笔者非常欣赏该专家的另一句话:“不能简单直接去将附加在考生身上的条件作为招生依据,而是要发掘学生与众不同的特质。”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才把一个个值得培养的“个体”招入高校。如果不是这样的特质,让学生直接参加统一招考,还更加公平合理。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应当更加注重发挥考官的作用,重点进行个体考察,而不是设置统一条件,这才能让自主招生真正成为统一高考的重要补充,而不是变成规模小一些的另一个高考。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专栏作者,知名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