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穷  >>  正文
达穷:大灾之际显大爱
达穷
2015年05月22日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距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边境43公里,距聂拉林县边境42公里。受此波及,日喀则、阿里、山南、拉萨等地市震感明显。

当日稍晚,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应急办传来消息,受尼泊尔8.1级地震波及,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聂拉木县等邻近地区震感强烈,房屋倒塌、道路损毁、通讯中断,目前已造成13人死亡,4人失踪,多人不同程度受伤。

地震发生后,西藏自治区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Ⅱ级响应,组织转移疏散受灾人员,抢修道路、通讯,筹集调运帐篷、衣被、食品、药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努力确保灾区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医。

这是本世纪以来发生在陆地上的第5次八级大地震,也是近几十年来西藏发生的最大的自然灾害。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目标。一辆辆载满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疗免疫救护车、救灾物资的车辆,以及装载机、推土机等各种工程施工机械浩浩荡荡、风尘仆仆开赴聂拉木、吉隆灾区。越过嘉措拉山口、措拉山口、通拉山口,一座座高山被迅急行驶的救援车辆甩在后视镜外。曲曲折折的山路上,狂舞而来的风雪、冰雹被踩在脚下……

在西藏“4.25”抗震救灾的采访过程中,感人的场面随处可见。当灾难来临,在救灾队伍中,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疗救治人员、志愿者奋不顾身,徒步走过余震不断、随时有巨石滚落、山体滑坡的路段,奔赴一线保护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受灾群众中,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心和大无畏的精神在鼓舞他们战胜地震灾害。大灾之际显大爱。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在面对灾害时反映出来的正能量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也正是这股无形的力量,使西藏自治区在“4.25”抗震救灾工作中,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降到了最低的程度。

4月27日,尽管已近立夏,聂拉木通拉山上的雪依然是那么的厚实。越过通拉山口,318国道沿线各村庄的大部分房屋受损严重。但此时,各村群众基本已经搬迁到救灾帐篷中居住。在聂拉木县冲堆镇达杰林村,组长普布正在组织村民从倒塌的房屋中抢搬各家财务。普布说,25日中午,8.1级地震发生时,我们村多数群众正在地里忙于春耕,全村没有人伤亡。地震发生后,县、镇政府和民政部门及时为我们发放了救灾帐篷,组织村民搬进帐篷,政府部门发放的口粮、棉被、药品也已经分发给各个家庭。“房屋倒塌,相信政府很快会帮助我们重建家园。没有人员伤亡就好,我向政府救灾人员提议,更多的救灾物资请发放给其他受灾更严重的群众,我的提议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

conew__93a6031

普布家的二层藏式房屋北面承重墙全部倒塌,在余震中随时有坍塌的危险。而他却忙着带领村民抢搬各家财务,把自家排在最后。  达穷 摄

在扎西宗村,全村74户420人中,地震造成1人死亡,52户农民的房屋不同程度倒塌,22户农民的房屋多处出现较大裂缝。1头牦牛、10多只羊因圈棚倒塌死亡。地震发生后,县乡政府逐一排查各家各户受损伤亡情况,为每户发放了帐篷并组织村民在村边搭建帐篷,县乡民政部门为村民发放的糌粑、棉被、砖茶、方便面等生活物资也陆续发放到每户家庭。村民们在新的帐篷“家庭”中简单安顿下来后便组织青壮年村民抗震救灾。正在忙着组织村民抢险救灾的村委会副主任巴桑次仁对记者说:“我们现在一方面要将各家房屋中的粮食、饲草、贵重家具等搬到各家帐篷里。同时还要不误时机做好春耕春播工作。今年的春播要是搞不好,来年我村人畜口粮又要成为国家的负担。这么大面积的地震灾害,国家的负担已经很重了。”

4月28日一大早,聂拉木县冲堆镇部分群众按村委会通知来到位于县城上坡的古如拉康寺庙,村委会干部要组织群众将寺庙里的佛像及经文等宗教器物搬出来。古如拉康庙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主殿南墙已经倒塌,一根大梁已经悬空,另一根大梁只有几个石头斜角支撑。西墙外层已经倒塌,整个寺庙主殿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conew__93a0046

古如拉康受损严重,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达穷 摄

conew__93a0043

日喀则军分区7762部队的官兵抢救寺庙文物。  达穷 摄

此时,来自日喀则军分区7762部队的部分官兵来到这里,他们首先疏散群众离开,只要本寺僧人、镇政府的干部留下来配合他们抢救寺庙文物。余震不断,要从随时可能坍塌的寺庙主殿中抢救宗教文物,其危险可想而知。然而,官兵们无一人退缩,逐一将寺庙里的宗教器物、佛像、经文搬运到救援帐篷,以便安全保存。

conew__93a0004

地震造成聂拉木县至樟木镇的公路多处塌方中段,抢修抢通成为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  达穷 摄

4月29日,从中尼边境樟木镇到聂拉木县城30公里的山路上,上演了一场浩大的受灾群众大转移。记者在盘山环绕的山路上,亲历了这次大转移。

“4.25”地震发生5天以来,樟木到聂拉木的这段国道318路段多数时间无法通车,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抢修、塌方,再抢修,再塌方。由于樟木镇狭窄的地形,直升飞机无法降落。这段公路中段,樟木镇成为孤岛。无数人牵挂着樟木镇的受灾群众。这段路28日17时27分抢通。28日晚,又遭受雨雪天气,导致县城至樟木段五道拐等4处出现新的塌方,县城至樟木道路再次中断。28日23时实施爆破,樟木道路于29日14时25分再次成功抢通。

武警交通部队的官兵驾驶工程机械在前面施工,如小车般大小的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横梗在狭窄的山路上。若将巨石推向山谷,盘山的公路还会受损,正在组织群众转移的人员、车辆、机械面临危险。留在路面上,救护车、运输车无法通行。只有爆破,一次次爆破声响彻狭窄的山谷。爆破,前进。再爆破,再前进。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疗救护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冒着生命的危险,修通了这条受灾群众转移的生命线。

conew__93a0318

越过塌方路段  达穷 摄

29日上午,樟木镇的受灾群众陆续出发前往聂拉木,受灾群众大转移的序幕就此拉开。按聂拉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预计有4500多樟木受灾群众从樟木转移出来,分别在定日县、拉孜县、日喀则得到临时外迁安置。这段路,只有30公里的长度。随时有余震发生的可能,塌方、滚石随时随地在发生。这段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这段路,樟木的受灾群众走得艰辛而漫长。据聂拉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的信息,到29日晚22时,包括百余名尼泊尔务工人员在内的樟木镇6000多名群众全部转移出来,分别送往定日县、拉孜县、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转移安置点。樟木镇只有解放军官兵留守看护。

4月29日的受灾群众大转移为避免5月12日尼泊尔再次发生的7.5级强震中樟木镇无人伤亡创造了前提。

conew__93a0488

中国扶贫基金会人员帮助受灾群众越过危险路段  达穷 摄

在聂拉木县樟木镇抗震救灾工作中,两位基层党员干部谱写了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感人的故事。4月25日14时许,樟木镇雪布岗居委会主任西绕坚参刚刚走出家门,大地震突如其来,一块卡车搬大的巨石滚落在他家屋顶上,正在家里的妻子、3岁的孙女、才8个月大的孙子以及尼泊尔籍保姆不幸遇难。西绕坚参从废墟中救出女儿,她的腿部严重骨折。他把女儿托付给边防检查站的官兵后就去组织村民转移,开展自救工作。地震发生后的连续4个昼夜,西绕坚参强忍失去亲人的痛苦,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直到4月29日全村居民安全转移。

“4.25”地震发生时,46岁的樟木镇扎西通卓林寺管委会副主任白确正在和该寺尼姑达瓦、桑丹在寺庙饭堂边聊天谈心边切菜做饭。地震突然来袭,她奋不顾身,把身边的两名尼姑推到门外。尼姑达瓦成功获救,桑丹腿部受伤但保住了性命。而白确却被顷刻间坍塌的建筑夺取了生命。

4月30日,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位于拉孜县城西北面的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俨然一个帐篷的村落。就在2天的时间里,这里已经搭建起900多顶救灾帐篷,通水通电,通信网络也已经覆盖。从樟木镇立新村转移过来的巴桑一家已经在这里得到安顿。因轻微高原反应感到头痛的妻子吃过医疗服务站提供的药静静地躺在床上休息。女儿从食品供应点领取次日早餐糌粑、酥油。和记者谈起这5天以来的经历,巴桑感慨万千。“这么大的地震,连续几天余震不断,公路、通讯全部中段。这么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乃至整个村几百人的力量都是那么渺小。我想,这就是世界末日吧。

如果不是一个对老百姓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只有恐惧和无助,任凭灾害宰割。”巴桑竖起大拇指说:“真的,党和国家就像父母保护孩子一样保护了我们。解放军、武警、医生、志愿者、各级干部帮助我们抗震救灾,他们也都是生命,他们也有家有亲人。可是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向兄弟姐妹一样照顾我们。只有亲身经历灾难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大爱”。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巴桑这位夏尔巴壮汉的眼里噙满泪水。

conew__93a0379

拉孜县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俨然一个帐篷的村。 达穷 摄

conew__93a0342

在拉孜转移安置点,工作人员为受灾群众发放食品。 达穷 摄

关于作者:达穷,中国日报驻西藏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