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伟  >>  正文
冯志伟:碣滩茶,千年贡茶香出沅陵
冯志伟
2015年06月03日

4月25日,沅陵县龙舟文化广场茶香弥漫,恰逢40家碣滩茶加工企业的手工制茶高手汇聚于此,切磋制茶手艺,角逐碣滩茶“茶王”之名。

沅陵酉水清流,碧山雾绕,难怪沈从文先生将其称为“第二故乡”,并写下“沅陵的美,美得让人心痛”的绝代佳句。

沅陵茶韵深厚,茶香四溢,茶的确是上天赐给沅陵最好的礼物。

“沅陵的美,美得让人心痛”

conew_烈日下茶农在茶园悉心采摘茶叶

烈日下茶农在茶园悉心采摘茶叶

记者清晨漫步沅陵,云雾氤氲,如梦境一般。这朦胧之美缘于沅陵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境内山清水秀,没有污染,土壤为页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红、黄壤,拥有独特的库区小气候,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极适宜茶树生长。

放眼望去,雾气慢慢退去,灵山秀水,树木苍翠,渐渐清晰。山上多中茶树,放眼望去一碧青绿,少了几分险峻,多了几分柔美;沅水清澈而富有活力,远方青山傍着绿水,手中沅水抹着茶香,细细品来,别有一番韵味。

当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每经一处,就有人温情问候,邀请坐入茶席,共饮茗茶。虽然距离相对较远,但茶香环绕,香气扑鼻。

“特殊的水土加上气候,便成就了特定的茶香,在湖南,因区域不同,产生了多种特色好茶,如沅陵碣滩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汝城白毛茶……”沅陵县副县长伍崇岳表示。

碣滩,千年贡茶

碣滩茶,便是沅陵县特有土壤和气候的产物。碣滩,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而名,碣滩茶,又因产于沅水北岸碣滩山坡而名,系我国云贵茶叶组系,源远流长。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物产,这片独特的风土孕育了独特的碣滩茶。

它外形条索细紧,圆曲,色泽绿润,匀净多亮;香气嫩香、持久;色泽翠绿,条匀紧实,银毫显露;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叶底嫩匀,香味持久;冲水时,叶游杯中,三起三落,如鱼似虾,富有情趣。

早自唐代开始,碣滩茶便成为“贡茶”,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总理提及碣滩茶,后日本友人就将碣滩茶称之为“中日友好茶”。碣滩茶几经沉浮,从1982年恢复碣滩茶生产开始,碣滩茶一直都供不应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众多的荣誉。

近年来,碣滩茶名声大噪,2006年获上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和“中绿杯”金奖,2010年获上海世博会特别金奖,2011年获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起三落,茶香四溢

conew_制茶现场,选手们对茶叶进行杀青的流程

制茶现场,选手们对茶叶进行杀青的流程

也许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百姓,沅陵人对茶叶的热爱是来自骨子里的,制作碣滩茶也成了当地最为常见的手艺活。

竹筐里,鲜叶被高高的抛起,在空中翻腾,然后落入筐里。比赛开始后,制茶高手们的技艺让观众们看得目不转睛。

“这是第一步,选茶。选手们通过这种方式把碎叶抛出去。”来自省茶叶研究所、也是评委之一的郑红发介绍道。

选茶完毕后,陆陆续续,有选手们把茶叶放入已经加温的电锅中。茶叶一进锅,比赛现场立马茶香四溢。

陈大海算是最年轻的比赛选手,今年刚满30岁,制茶也只有几年时间。比赛中,与前辈们气定神闲不同,第一道杀青完后,他已经满头大汗,只见他一遍遍用手试探温度、翻炒。“一不小心手就会烫出泡,但是杀青必须要调到合适温度,如果温度不够,没杀到位,茶叶边上就会起泡,温度太高,杀过了,就会变红梗。”陈大海说。

conew_表演团的茶艺表演,动作娴熟而优雅

表演团的茶艺表演,动作娴熟而优雅

随着时间推移,选手们有些上演徒手进热锅绝技,有些已经在揉“茶团”,虽然进度不一样,但大多气定神闲,动作娴熟。杀青、清风、揉捻、炒二青、清风、复揉、揉炒整形、清风、焙干、出锅冷却……手工卷曲沅陵碣滩茶成型,现场茶香四溢。一整套工艺下来,香气浓郁,四处弥散,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两个小时的制茶工艺,将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以极佳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充分展现了传统手工制茶的魅力。

茶之魂

与沅陵众多老手艺人不同,王敏名是个典型的80后。有着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在湖南茶叶研究所里当研究员。从未学过制作碣滩茶的他,对制作手工碣滩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愿意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每逢举办碣滩茶制作比赛,他总会报名参加,虽然每次他都只是个纯粹的参赛者。

“比赛不是为了获奖,碣滩茶我从小喝到大,它有种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我。”这个大男孩真挚的眼神,让我相信碣滩茶不仅口感极佳,更赋予沅陵这座小城一种独特的茶之魂。

“需要有人传承碣滩茶这门手艺”,沅陵县茶叶技术顾问谢长青表示,标准化的机器生产虽然提高了产量,口味也不差,但相比传统手工茶,个性就没有那么鲜明了,“但个性,永远都是小众人群不懈追求的。”

所幸的是,沅陵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像王敏名一样,被碣滩茶所吸引,传承并发展着这座小城的茶道精神。

王敏名制作的茶叶并没有老手艺人那么好,但是他们对于茶叶的那份感情是一样的真挚,热情,饱满。

互联网助碣滩茶走出沅陵

在2013年之前,碣滩茶一直处在一种“养在深闺未人识”的状态,沅陵县政府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状态。走出去最重要的便是渠道建设,当地政府为力推茶业发展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扶持优势企业快速成长,构筑起碣滩茶网络销售平台,进行营销渠道的拓展,努力将碣滩茶带出沅陵。

conew_碣滩茶远近闻名,活动当天吸引多方游客

碣滩茶远近闻名,活动当天吸引多方游客

当地政府协同企业着重以“茶”为核心,开发茶叶提取物的生物高科技产品,充分发挥大茶网O2O平台作用,力争三年内打造3000余家的大茶网体验,以拉动茶业产业链整体发展为己任,以服务茶产业为宗旨,建立“土地流转、种植、加工、研发、应用、终端市场、大数据、行业服务”的涉茶产业链,提供原产地有机、健康的多元化茶类产品,搭建先进品牌营销平台,设立品牌茶产品销售体验店,实现土地流转,构建全球化茶叶营销网络,促进茶产业大流通,建立大数据营销库、为整体推进茶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不仅如此,为解决线上茶叶销售缺乏体验感和茶叶电商虚假问题,将线上线下进行整合,当地政府协同企业立志打造O2O模式。“O2O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沅陵县副县长伍崇岳表示说。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碣滩茶已经取得突出成效,成为湘茶产业中的浓重一笔。在第一年里,碣滩茶依托互联网在全国已经建立200余家实体店,营销收入增加5000万以上,截至2015年4月,碣滩茶实体店在全国已经超过400家,碣滩茶迅速走出沅陵,茶香飘全国。

古老的千年贡茶,正由“贡茶”变为“公茶”,也让沅陵这座魅力小城大放异彩,展现勃勃生机。

关于作者:冯志伟,中国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