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绿化“文化沙漠”散记(二)
几天前,来深圳参加第十一届“文博会”的广东文化人陈彦雄教授和我聊起了“深圳文化”。他说他最深的印象和感触,就是与许多地方“僵死”的、“陈旧”的古城、古墓、遗址、遗物不同,深圳的文化是“生猛”的、“鲜活”的。
图为世界之窗夜景。 —岑志利 摄
“‘生猛’、‘鲜活’显示出深圳文化的动能”,研究深圳文化现象的老朋友彭先生很是赞同陈彦雄的看法。他说,深圳不仅鼓励文化流动,更不甘于“听其自流”,而是推波助澜,让它的“流速”能够跟上“深圳速度”、“质量”能够匹配“深圳质量”。
为“文化流”推波助澜、提升动能的,是创意、科技、改革形成的“合外力”。
上世纪80年代,工业区、产业园在中国“遍地开花”。握有深圳湾大片未开发滩涂地的华侨城集团却不“凑热闹”,而是别出心裁地为“流”进的马都洛丹式主题公园安家,建起了展示华夏文化、世界文明的“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
可以说,“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是深圳最早的文化创意。
国内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的深圳,把“创意”突出为打造、发展“深圳文化”的基点和特点,因为只有“创意”、才能保证文化的“生猛”和“鲜活”。
大批的设计人才开始“流”进深圳、大批的创意企业出现在深圳。短短几年间,深圳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设计之都”,工业设计企业数量、市场份额均占到国内60%以上,近3年捧得了130多项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iF”、“红点”大奖。
“五湖四海”“流”进深圳的移民,带来了各地民俗、唱起了南腔北调。腾讯公司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把“侃大山”、“私房话”、“打麻将”变成了“聊天室”、“游戏室”;A8公司利用现代数码技术,为号子、山歌、小调搭建起了互动平台。
“美丽星期天”从2007年开办以来,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己成为深圳文化艺术领域的品牌演出项目。—齐洁爽 摄
“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的成功和香港“迪斯尼”的开业,启发、刺激了深圳。华强集团运用计算机、声光电、人工智能、模拟与仿真、数字影视、自动控制等高科技,用“中国创造”的技术专利、“中国创作”的特种电影,打造出“中国的迪斯尼”。
4月29日,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方特欢乐世界”在嘉峪关撩开面纱;次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方特东方神画”在济南开园迎客。至今,华强集团不仅在天津、重庆、沈阳、郑州、汕头等地建成了15个“方特”主题公园,而且让“中国的迪斯尼”迈进了亚洲的伊朗、非洲的南非和欧洲的乌克兰。
图为华强集团在汕头投建的“方特”公园[航拍图]。—赵舒扬 摄
2014年,深圳以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65.75件排名全国大中城市之首、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4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1646件、连续11年位列国内第一。正是这种雄厚的科技实力,为文化创意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深圳“世界之窗”每晚的“狂欢之夜”大巡游,现在是游客翘首以盼的“压轴戏”。说起当年从搭台、雇人的“草台戏”到今天连获大奖,华侨城演艺公司的人士认为,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催化”了“老文化”、“孵化”出“新文化”。
2004年初,深圳歌舞团转制为华侨城集团所属的文化企业。改革带来的人才流动、元素整合,让“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不断推出了《跨世纪》、《金面王朝》、《天禅》、《千古风流》、《龙凤舞中华》等连台好戏。
图为“锦绣中华”举办的泼水节活动。 —张定平 摄
几天前才卸任深圳市委宣传部长、现任国务院参事的王京生认为,把文化推向“大舞台”是最大的改革,而在这个“大舞台”上,政府扮演的“角色”只是倡导者、站台者、守护者。
在谋划发展战略时,政府率先倡导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在需要支持帮助时,政府第一时间出来为文化“站台”;遇到问题、困难时,政府全天候排忧解难。
2004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搭建了“文博会”平台,促进文化的相互交流、整合、提高。在刚结束的第11届深圳文博会上,国内参展商近2300个,海外有40个国家的84个参展商和97个国家、地区的采购商,交易额超过2600亿元。
有媒体评论说,“文博会”就是深圳最大的政府创意。
“文化应该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正是在创意、科技、改革的“合外力”下,深圳的文化才给予了人们“生猛”、“鲜活”的印象。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驻深圳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