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鹭岛,繁华似锦,生机盎然。第七届海峡论坛13日在厦门拉开帷幕,今年论坛活动重点为青年和基层议题,吸引近万名台湾各界人士应邀参与,而在青年议题中,青年创新创业成为了最热门话题。
两岸创业创新论坛吸引许多名家前来厦门论道 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摄
6月14日对于台湾的青年创业者而言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当日的海峡论坛大会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致辞中称,大陆将进一步为两岸同胞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并适时实行卡式台胞证。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亦在大会发言中表示,红豆集团将专门设立一个总额为1亿元人民币的“连锁品牌红豆创业基金”,支持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这些利好讯息无疑将使台湾青年感受到来大陆创业的兴奋。
两岸创客汇聚两岸海峡青年论坛 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摄
台湾青年创业协会总会副总会长王嘉年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海峡两岸创业环境各有不同,在青年创业的新时代,两岸创业者都要懂得借力使力、运用政府资源及社会资源。
“在台湾,我们有青年创业贷款,这个贷款的认证是经过台湾青年创业协会认证的。再如信保基金,是支持银行放款给企业运作。而台湾青创总会会提供辅导创业者的教师资源,还有创业竞赛,让政府、社会、媒体和创投关注创业项目,”王嘉年说。
比起内地的青年创业者,台湾的创客更注重感觉。内地创客更熟悉商业模式,而台湾的创客注重生活的层层面面,比如养老、社区营造、文创。
洪门台湾青年总会副理事长杜志诚对我说,两岸同文同种,两岸青年在沟通方面无障碍,相比之下,内地的创业青年更为直说敢言,与台湾青年相互聊天时会有很真实的互动。
华阳创投集团董事长王韦中说,创业分为创业和创新两种形式。台湾的创业家普遍比较有创新精神、有情怀,大陆的创业家普遍比较有创业精神,懂市场。台湾很多创业者在企业精细化方面居亚洲前列,整个市场规模导致他们优化运营效果,大陆的创业者更讲究的是速度、规模。
来自内地的青年菜君创始合伙人任牧接受我的访问时,肯定了台湾青年创业者对品牌、产品和概念的关注和精细化。
@袋洗创始人现身海峡论坛讲述创业故事 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摄
“我蛮喜欢台湾创业者的踏实,在做产品这方面做的比大陆创业者好,”任牧说。
任牧同时也表示,大陆在今年“两会”之后,政府在创业的力度明显加大,无论是提供园区、众创空间、还是提供资源、资本的对接,能够明显看到政府在大力青年创新创业。
“同时,政府对于青年创新创业的一大鼓舞,便是对于新的领域、业态给予合法化、合理化、合规化的地位,”任牧说。
台北花博创业园区计画共同主持人王志仁说,在台湾,因为发展时间早,在每一个世代,行业和企业家都有一个标杆在那里,这些人都还在,他们一辈子都奉献给这个行业和他们的公司。
“因为这些人已经是成功人士了,资源都在他们手上。不释放出来,相对而言年轻人能得到的很少,进到他的公司替他门打工很难能到爆发式的成长,”王志仁说。“因此,台湾的青年创业者要做的是一种“破坏”式创新,把资源争取过来。”
“内地改革开放30年,鼓励创业、互联网带动创新的氛围也就是过去这10多年,国内行业类别时间很多,有很大可能性,有很多被需要的解决方案还没有被解决,但台湾的很多东西比较成熟。这是目前两岸创业环境最大的差异。”王志仁说。
“内地要做的不是破坏,而是一个重新建立的过程,”王志仁说。
王韦中表示,不论是“破坏”还是“建立”,两岸其实都需要资源整合,携手创新创业将两岸影响力发挥到全世界,在这其中很多人都有投资机会,两岸合作势在必行。
“可能台湾的年轻人刚开始的时候会立足台湾,但大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希望台湾的年轻人在创业时候能够胸怀大陆,”紫辉资本创始人郑刚说。
伴随着台湾地区风险投资30年的发展,其专业人才储备丰富,不但熟悉国际资本市场,而且知晓产业发展新动向,而大陆则在市场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未来20年内将高速发展,大陆提出的“工业4.0”、“互联网+”等措施都将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重大的变革。两岸青年当前应紧跟发展潮流,以新技术、新经验、新理念来迎风击浪。
关于作者:胡美东,中国日报驻福建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