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  >>  正文
火炎:灵渠,中国历史在这里改变了流向
火炎
2015年06月30日

兴安县,一个两次改变中国历史的地方。

第一次就是秦始皇为了实现一统天下在此修建灵渠,从而平定南海设立三郡。第二次就是近代革命史了。

从桂林市出发沿高速公路向北行驶大约四十分钟到达兴安县的严关,再沿国道行驶十多公里便进入兴安县城。走在县城里约两公里长的道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座矗立的雕像:一座是秦始皇,另一座还是秦始皇。这景象即使在秦地的陕西也难以见到,可见秦文化在兴安县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力。

图片1

矗立在兴安县城道路旁的大型石雕。

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陪我们找到了曾担任过县博物馆馆长的岳启海先生,我与岳馆长已经是第三次见面了。记得五年前,岳馆长就给我详细讲解过一次灵渠。前年,我们采访猫耳山“美国飞虎队残骸下山”也是岳馆长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已经退休在家的岳先生身着休闲装,脚穿凉鞋,显出一派悠闲的文人气质。他待人热情开朗,说起话来富有激情。他对兴安县的历史称得上了如指掌,从灵渠的“陡军”到当年的桂系,从红军“血战湘江”到美军“飞虎队”猫耳山遇难,都是娓娓道来,有条有理,仿佛历史重现。

说起灵渠,岳先生更是如数家珍。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楚地,作出了凿渠运粮,深入越地的重大决策。于是,秦御史史禄率领十万秦军在湘江和漓江相距最近的兴安开凿灵渠,以水路连接湘粤,解决大军的物资运输问题。凿山开渠,引湘入漓,要水从低向高流,工程繁难,谈何容易。史禄集秦国多项水利工程经验之大成,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灵渠的开凿。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录》中历数灵渠开凿之法,由衷赞叹道:“治水之妙,无如灵渠者!”

灵渠的奇妙主要体现在“铧嘴”、“大小天平”和“陡门”等处。“铧嘴”是用巨石在湘江中砌成尖端如犁铧的石坝,使湘水南北分流,叫“湘漓分派”。北渠之水注入湘江,南渠之水注入漓江,分派的流量大致是“三分漓水七分湘”。由于前锐后钝,形如犁铧,故称“铧嘴”,是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

图片2

一位游客蹲在“铧嘴“上,用手机拍摄从湘江划向漓江的龙舟。

大天平和小天平是两道石堤,用以调节分派的流量。大小天平呈人字形,北为“大天平”,长344米,南为“小天平”,长130米,两天平夹角108度。宽阔的坝面全用条石层层叠叠竖直插列而成,形似鱼鳞故称之“鱼鳞坝”。这种特殊结构的目的是使河中夹杂的泥沙渗入到石块的缝隙中间,年代越久水越大,整个大坝就会填塞得越紧密。水的长期作用,使得石块间越挤越牢固。正是因为有了如此科学的结构才能历经两千多年而依然坚固如初。

“陡门”或称斗门,就是具有船闸作用的水闸门,南渠有36道徒门。船只进入徒门,将闸门关上,使水位升高,船只就能一级一级的上驶,由湘江入漓江,反之则由漓江入湘江。

当代著名作家孙皓晖在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第五部下卷是这样评价灵渠的:“这一水利工程至唐代以后才称为灵渠,其设计之妙,施工之精,效用之大,开凿之快,寿命之长,无不令后人瞠目。”

图片3

大小天平成人字形,北为“大天平”,宽阔的坝面形似鱼鳞称之“鱼鳞坝”。

图片4

灵渠岸边生活的人们生生不息。

从秦代到清代,灵渠一直是岭南与中原水路交通的重要通道,两千多年来历代均进行修治以使它在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湘桂铁路以及多条公路通车后,灵渠的交通运输作用逐渐被铁路、公路所取代,但作为一条灌溉总渠,它仍然滋润着兴安县成千上万亩良田。

兴安“水街”是古灵渠流经兴安县城长约一公里的街市,整个水街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

图片5

灵渠上的“娘娘桥”。

娘娘桥,建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为兴安县监生石禁国捐建。桥上建有桥亭,厅内祀奉天后娘娘,故名“天后桥”,民间俗称“娘娘桥”。天后实为妈祖,原为海边渔民所供奉。灵渠古桥上供奉妈祖,应为当年灵渠沟通长江、珠江水系,进而沟通东海、南海,因此海边渔民的习俗也随之而来。

图片6

万里桥。

“万里桥”位于娘娘桥上游约100米,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桂管观察使李渤所建,因传说至唐朝京城长安水路万里而得名,是广西境内最古老的石拱桥,迄今已近1200年。历史上被称为“楚越要津”。桥南岸立有明代吴玉撰写《万里桥记》碑和“万里如归”题词碑。

图片7

两位坐在“马嘶桥”桥亭纳凉聊天的老人。

马嘶桥。位于万里桥上游约100米灵渠与双女井溪相交处,传该处最初为小木桥,当年马援率部南平交趾时,其坐骑至此扬蹄嘶叫,不愿过桥,马援下马发现该桥已朽,乃募捐修桥,传为千古佳话,此桥因而得名。

图片8

灵渠上的“陶铸桥”。

1964年,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的陶铸来到兴安花桥搞“四清”运动。从县城出发,沿灵渠南岸上行,在当地干部陪同下,他一边听讲解,一边欣赏美景。渠北岸的秦堤一段,古迹众多,却没有桥可过,群众的生活也很不便利。“建桥,灵渠上一定要建桥,不但要建,还要多建。”陶铸当即就提出了方案,之后,在灵渠上共建了四座桥。兴安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其中一座桥命名为“陶铸桥”。

图片9

美龄桥。

1941年8月,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了灵渠,在走过这座桥的时候,宋美龄高跟鞋的鞋跟卡在桥面上了,后来,使劲拔才拔出了鞋跟,此桥也就得名为“美龄桥”。

图片10

天下第一陡。

图片11

肃立在“天下第一陡”岸边的秦军雕像。

图片12

岳启海站在“鸾塘堰”遗址的水中,介绍鸾塘堰的作用。

兴安县严关镇的灵渠“鸾塘堰”全长96米,全部采用青石砌成,在灵渠“三十六陡,七十二堰”中鸾塘堰是全段保存最为原始和完整的古代堰、陡、坝三合一的设施。堰是灵渠重要的灌溉设施之一,通过堰坝抬高水位,确保了灵渠两岸四万多亩的农田灌溉。

图片13

“秦始皇号”游船上的船工,身穿当年“陡军”的服饰,他说,祖先说不定就是“陡军”。

在采访了位于严关的“鸾塘堰”陡门遗址返回县城的途中,岳启海先生依然余兴未尽,声情并茂地给我们朗诵起何开粹先生写的《灵渠赋》:“五岭之表,楚越之交,兴安灵渠,碧水滔滔。穿越湘桂走廊之原野,吐纳湘江漓水之波涛。北与万里长城国宝并辉,西与古都江堰名气同高。久享世界奇观之盛誉,堪称华夏文明之高标。

灵渠之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湘漓二水,各奔一方。漓水从猫儿山起步,南行款款;湘江自海阳山滥觞,北去汤汤。如一对珠璧遥相辉映,似两条玉带各自飘飏。及至秦皇扫六合,屠睢征炎荒,万里漕运路断,三年解困无方。史禄督军修渠,数载劈岭凿冈。筑大小天平,展示工程设计之精当;修分水铧嘴,凸显科技能力之高强。于是湘漓牵手,楚越通航。帆来樯往,运兵输粮。强秦一统岭南,百粤从此归邦。壮哉灵渠!为世界水利史添奇迹,为中华文明史增辉煌。……”岳先生将1024个字的《灵渠赋》背诵得滚瓜烂熟,一字不落。足见他对灵渠历史的情感,对兴安秦汉文化的挚爱。

关于作者:中国日报驻广西记者站站长火炎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