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  正文
杨军:多彩贵州,为你创造一次旅行的冲动
杨军
2015年07月20日

1

黄果树大瀑布的壮观展现在每一个角度 安宣供 摄

黄果树瀑布轰鸣而下
每一天,无论生活多么辛苦,工作多么繁杂,只要一息尚存,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在心灵为自己规划人生线路,期待一次到达理想目的地的惊喜旅程,或有童年的记忆,或有金色的展望。
一生中,能去的地方很多,名瀑林立、姿态各异、气势磅礴的贵州黄果树大瀑布群应该是你不容错过的选择。
现在来看,为你创造一次到贵州旅游的冲动始于10年前。2006年9月16日,首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举行。那一天起,旨在展示贵州神奇、用多彩拥抱世界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就成为一代人的矢志追求。
荔波大七孔、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江口梵净山、遵义会议会址、黔西百里杜鹃、兴义市万峰林、“中国凉都”六盘水、贵阳青岩古镇┄┄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贵州独有的风景扑面而来,它向世人叙述着大自然的慷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喀斯特地貌蕴藏的无尽动能和神奇。

2
在安顺坝陵河大桥举行的跳伞赛已成为国际性盛会 安宣供 摄

弹指一挥间。2015年7月,第十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再次落地安顺时,黄果树风景区作为贵州的标志性名片越发靓丽,游客接待量从2006年便突破300万人次,并且每年都大幅递增,引领世界游客到访贵州的核裂变效应显著。
来自安顺市政府网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黄果树风景区游客接待量达42万人次,拉动安顺市实现旅游收入超过8.7亿元。
“黄果树大瀑布用它那飞流直下的激流和轰鸣般的流水声,一直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慕名前来。”2013年,第二次来到黄果树的英国人Erik nilsson在中国日报英文版上撰文《轰鸣的流水:外国人眼中的黄果树大瀑布》,“正是他们的存在,为黄果树大瀑布的美景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色彩,也为这片美丽的土地留下了最具地方特色的印记。”
Erik nilsson第二次到黄果树时还费了些周折,一次中途转机、一次大巴乘行、数次打的。 
而今,伴随着贵广、沪昆高铁的建成通车,直飞北京、青岛、昆明、重庆、济南、广州等航线的开通,以黄果树风景区为核心区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构建。

3
屯堡文化和龙宫花海的最美结合 安宣供 摄

“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生态气候优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安顺最大的优势。”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说,为了更好打造优质景区,实现“快进慢游”,安顺将围绕黄果树瀑布、龙宫以及大屯堡三位一体的旅游圈,通过完善酒店、服务和交通等配套设施,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将安顺建成全国甚至全世界最美丽的优秀旅游城市。
美丽乡村绽放魅力

4
被水利专家誉为“黔中都江堰”的鲍家屯古水利与古建筑 吴忠贤摄

600年石房村寨、600年屯堡地戏、600年大明遗风,有着600年沧桑历史的“屯堡文化” 在第十届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向世人娓娓道来。
在贵州平坝县的天龙镇,随处可见身穿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烙有明代装束印迹的人,但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在当地,他们被称作“屯堡人”。
史料记载: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屯堡后裔,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其在西南的统治,调北镇南,在这里这里垒墙筑堡,驻军屯堡,由于兵将来自江浙汉族,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
今年27岁的冯慧楠是土生土长的天龙屯堡人,大学毕业后一度在省城贵阳工作,然而家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她改变了决定,成为天龙屯堡景区的一名导游。
“现在来村里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土生土长的屯堡人来做导游再合适不过了。”身为600年前戍边明朝军人的后裔,冯慧楠为自己家乡能够吸引来自海内外的游客而感到自豪。
在中国的许多古镇,过度的旅游开发让古镇失去了本色。对此冯慧楠却并没有太多担心,在她看来,自己家乡和祖辈们传承了数百年的文化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如果得不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那么景区自然也无法生存。恰恰相反,正是旅游的兴旺,让屯堡文化有条件得到更加完善的保护。
冯慧楠说,过去,由于农村经济状况不好,村里的许多年轻人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外地务工,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和她一样回到了家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更加美丽,让祖先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5
有着中国地戏活化石之称的安顺地戏表演 安宣供 摄

冯慧楠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她说:“我们还将推出网上咨询、预订和网络支付,可以让游客告别排队购票的烦恼,一票游遍屯堡和安顺所有景区。”
“云峰屯堡景区、旧州旅游景区、鲍屯旅游景点和虹山湖旅游景区的“升级版”建设,共计实施项目33个,计划投资16.15亿元。”安顺市市长曾永涛说,“对于有条件发展旅游的乡村,政府将引导群众发展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农家乐、乡村游等旅游项目,把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同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衔接起来,让周边和沿线群众在旅游开发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多赢局面。”
据统计,贵州省有426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62个村寨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入选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贵州乡村具有多彩和谐的人文之美,有着地域多样化和民族多元性。
成为“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给贵州旅游发展提出的目标。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第十届旅发大会开幕式上表示:“要加大民族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完善保护名录,做到修旧如旧、传形传神,加强对古路、古桥、古涵、古井、古塘、古树、古藤等历史环境要素的有效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让乡村与城镇、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全国旅游数据资源和相关数据接口的开放和共享将给贵州的旅游升级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7月9日,国家旅游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联通集团举行三方共建的国家旅游数据(灾备)中心揭牌仪式。作为第一个在贵州落地的国家级数据中心,贵州跨入全国旅游云和旅游大数据建设试点省,可望真正成为保护传统文化和耕读文明,让美丽乡村成为寄托乡愁的故园。

6
屯堡人至今仍身穿长衣大袖,不改600年前的江南遗风 安宣供 摄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说:“贵州山地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泉。贵州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的举措,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建议贵州借2015年10月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为契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

关于作者:杨军,中国日报驻贵州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