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绿化“文化沙漠”散记(五)
深圳,是我国内地市场经济发展最早、意识最强、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内地最早出现广告的城市。
深圳街头,各类广告目不暇接。但是,一位外地来深圳的朋友似乎发现了什么,突然对我说出了他的重大发现:这里的商品广告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而公益广告却比他这些年到过的城市都要多得多。
(图为矗立在深圳市中心区深南大道上的公益广告牌。——许伟平 摄)
从京港澳高速进入深圳,同乐等出口赫然矗立着大幅广告牌:“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地铁站的LED屏幕,滚动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等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大街上的公交候车亭,灯箱广告牌里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和而不同”、“德不孤,必有邻”等《论语》金句……
一位深圳的高中生在“博客”中写道:这些广告牌居然什么都不卖,他们只卖文化:广告牌上有原文、英语译文,配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背景和图案……
深圳市委外宣办主任韩望喜告诉我,1000多个多种艺术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深圳十大观念”、“《论语》金句”等系列公益广告牌、广告柱,已经遍布深圳街头。
(图为市区笋岗路公交车站的十大观念公益广告。——齐洁爽 摄)
多次担任“设计之都”公益广告大赛评委的电视主持人白岩松说他感谢深圳,因为深圳坚持不懈地关注公益广告、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曾任深圳市委宣传部长、现为国务院参事的王京生说,在深圳努力打造的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的主流文化中,尤为强调和突出“力量型文化”。他认为“深圳要摒弃那些消磨斗志、消弭血性的文化,需要的是昂扬锐气、正气和阳刚之气的文化”。
上世纪80年代,港台歌曲首先通过深圳流入内地。但是,深圳人很快把握住时代的先声,唱响了《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中国好运》等主旋律歌曲;接着又奏起了诠释儒家文化要义的《人文颂》……
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末,深圳就曾推出了《你好,太平洋》、《少年犯》、《花季·雨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主旋律影视剧。其后陆续推出的少儿片《走路上学》、《守护童年》,庭审片《全民目击》,电视剧《兵峰》、《命运》、《天地民心》、《春暖南粤》,纪录片《巨变》、《深圳民间记忆》,动画片《熊出没》等,则是既叫好、又叫座。
深圳影视人李亚威扎根云南楚雄,以15年的坚守、履行对弘扬民族文化的承诺而“感动中国”,她用镜头参与“抢救、挖掘、保护、弘扬”濒临消失的彝族文化,先后拍摄了《彝乡纪事》、《中国有个暑立里》、《腊湾舞者》等获得国家、国际奖项的电视作品。
2014年,深圳创作的《全民目击》等7部作品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深圳图书馆的报告厅,是以“鉴赏·品位”为主题的“深圳市民大讲堂”。这里每月推出一个主题、几乎每周一场讲演,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告诉深圳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怎么样坚持真理、怎么样抵制谬误。
(图为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观众坐无虚席。--韩墨 摄)
两个月前刚上任的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对我说,深圳始终对主流意识保持敏锐的触觉并作为导向,用歌声记录时代的巨变、用镜头担负描摹时代的气象,作为深圳这个城市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担当,告诉人们真正的中国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
我的一位同乡来深圳不久,就加入了深圳的“义工”队伍。她说,自己参加“义工”的念头就来自街头公交车站的广告牌;一位曾参与深圳“三天一层楼”建设的工程兵老战友听到《春天的故事》时,就和我聊起了我们那个青春热血的“火红的年代”。
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是精神与信仰、理想、信念的力度,而没有这些的文化遗存,不过只是灼干的“木乃伊”。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驻深圳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