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非遗”卡拉鸟笼制作技艺有120年以上历史,现已成为俏销国内外的精美艺术品。 杨昌垠 摄
(一)
在贵阳市新落成的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里,有一棵高约8米,树干盘虬、造型奇特的皂角树格外引人注目。
这棵古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很早以前,古树就是居住在该地的南明区云盘布依村村民的图腾崇拜对象之一。
“皂角古树种于两百多年前,每逢‘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村民们都会在皂角树下举行祭祀活动,祭田神、社神、山神、树神。”云盘村72岁的杨蕴宽老人说,“村长和有名望的老人会主持祭祀活动,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粮谷满仓,盛世太平。”
据介绍,布依族人祖先有一种执着的信念,他们认为树能保护天地、保护江河、保护山水,更能让村寨在遇到危急时做到化险为夷。这种具有特殊地域性的树崇拜延续至今,成为布依族村寨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2012年,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选址动工。为了保护好这棵皂角古树和云盘布依村寨附近的古树,园区建设者多次修改、完善规划。最终,园区围绕古树专门修建了皂角树广场,以实现园区、环境、生态理念的和谐。
现在,随着园区环境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这座贵州省唯一的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学习、参观,皂角树广场更成为市民休闲纳凉、感受创意园文化精神的绝佳去处。
保护皂角古树的举措仅是贵州保护自然,尊重民族习俗,崇尚生态和谐的一个缩影。
(二)
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561项(653处),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2002年,贵州就出台了我国首部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法规《贵州省民族文化保护条例》。2014年,贵州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96.8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7.13亿元,增幅达41.5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贵州省GDP比重的3.21%,比去年增长0.59%。
贵州丹寨县的“非遗”石桥白皮纸靠原始手工操作,具有柔韧性、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等特点,尤受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黄晓海 摄
“虽然,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该产业的发展依旧处于初期阶段。”贵州省文化改革发展办专职副主任、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袁华表示,该产业的发展依旧存在基数小、底子薄、市场发育不充分,规模小、集聚弱、产能低等问题。
“在三都,大部分马尾绣传承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也想让更多人知道马尾绣,学习马尾绣、欣赏马尾绣,可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非遗中心主任潘瑶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困惑。
“自2006年以后,人们对非遗文化更加重视,马尾绣逐渐走入人们视野,马尾绣制成的民族服饰售价也从一两千元涨到了七八千,甚至上万元。”潘瑶表示,虽然马尾绣的“升值”解决了少部分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问题,但是这远远不够。潘瑶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途径来完善马尾绣的产业链,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改善当地人的生活。
7月24日至26日,2015首届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举行。届时,参会者既可以在非遗厅、数字化体验馆、美术馆等体现传统非遗文化的展区了解传统的非遗文化,也可以在文创体验馆感受非遗文化转化成现代生活用品的惊奇。如运用丹寨县的古法造纸技术,把纸浆制成灯具、墙纸等家居装饰品。
丹寨古法造纸、贵州苗族蜡染等贵州“非遗”技艺被运用带现代家居装饰中。 曾君 摄
“我们希望在文创园内设置的‘非遗馆’和‘文创馆’里,能打通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的渠道。”袁华表示,贵州正尝试通过举办文博会等形式,探索破解非遗保护与创新转化这个国际性命题的途径。
(三)
“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附加现代的创意和设计才是推动非遗文化发展进而创新的关键点。”2015首届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执行负责人陈珑介认为,创意是文化传承保护到发展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他表示,非遗产品只有拥有了足够市场,扩大了生产规模,让坚守做这件事的人挣到钱,才真正称得上发展和传承。
贵州宏贵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珍平是首届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商,她表示,他们早在2008年就开始思考如何将贵州传统少数民族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多年尝试,他们已将传统虎头鞋改良成现代板鞋,并在其中运用了贵州苗族刺绣、蜡染和水族马尾绣等非遗文化的制作工艺。
“我们希望借助文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变得现代和时尚。”宋珍平说,他们已在贵州省荔波县的小七孔镇修建了厂房,计划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贵州民族图腾被运用到板鞋装饰上,受到时下年轻人的喜爱。 曾君 摄
“如何通过现代设计和科技手段的使用,推动知识产权的转换并实现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是非遗传承面临的最大问题。”袁华认为,随着社会发展,通过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这样的平台来推动文化保护是传承创新的需要。
据了解,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总投资为4.94亿元,占地面积156亩,总建筑面积70290平方米,由展示中心、研发中心、品牌管理及文化交流中心组成,共分两期建设。首届贵州文博会展出面积约为2万多平方米,吸引省内外参展企业、采购商、投资商超过200家。 其中,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展览面积约4000平方米。
首届贵州文博会期间,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将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多彩贵州文创体验馆、三品美术馆、非遗生活馆、文创集市和贵州民族文化数字体验馆等八大展区。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多彩贵州文创体验馆、三品美术馆和贵州民族文化数字体验馆将成为该园区的常态展馆,长期向贵阳市民及国内外游客开放。
袁华表示,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当初的总体定位是将园区打造成为贵州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高地。而创“两高”的必要前提就是民族文化和非遗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非遗”贵州苗族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花工艺,图为制作流程中的画蜡。 黄晓海 摄
“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将发挥孵化器的功能,对促进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借力产业升化起到极积的作用。”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黎盛翔认为,作为全国首个省级非遗文化体验展示园,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不仅能有效地促进丰富多彩的贵州非遗的保护传承,而且将更好地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原真性。
黎盛翔说,“产业开发必须在完美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要坚决制止杀鸡取卵和假文化、伪文化等现象。”
关于作者:杨军,中国日报驻贵州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