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现场附近的一处新车停车场,一片狼藉。(单海汉 摄)
一个人来到世上,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呢?功成名就、荣华富贵,那是极少数人才能够实现的目标,普通人家、寻常百姓,大概只希望在一个太平世界终老一生就可以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是这么低级的要求,有时也未必能够实现,此次天津滨海新区特大爆炸事故中的那些死难者和消防战士就是这样,他们都是寻常百姓,对生活原本没有太高的奢望,只希望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活着就好,发生事故的那一天,他们也不是外出旅游或者探险,但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安分守己的他们意想不到地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
《西游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中国自古以来就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对万物生灵尚且如此珍爱,更何况人的生命?一个人一旦来到这个世上,活得要有尊严,死得也要体面,这是最基本的诉求。
此次天津滨海新区特大爆炸事故,据官方消息,截止8月17日上午,已发现遇难者人数114人,确认身份54人,未确认身份60人,失联人员70人,住院698人。这冰冷而又血腥的数字背后,牵动着多少家庭的不幸与灾难,而其血肉横飞的惨烈场面,又是多么的让人不堪回首、扼腕叹息!
联想到一年多来全国各地人员伤亡、财物被毁的灾难事故频频发生,一出出悲剧轮番上演,让人无法承受。这些事故比起前些年发生的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玉树地震,伤亡和损失程度似乎要小一些,但地震和泥石流属于“天灾”,有时很难避免。而今年发生的这些事故,不论火灾、交通,还是沉船、爆炸,无不归到“人祸”的范畴,多数是可以有效防范和避免的。
一个国家的国民,幸福程度的大小和高低是没有具体衡量标准的,但有没有安全保障,受不受恐怖袭击,或者战争威协,这些却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GDP已经位居全球第二,13亿多人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小康生活迈进。但是,一个能造出航母和载人飞船的国家,却在假冒伪劣食品和“豆腐渣”工程面前束手无策,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吃上红烧肉却过得提心掉胆,没有安全保障,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幸福可言?
事实上,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国家也是立了法的,也是投入巨大的,各级政府,自上而下,不知有多少机构负责安全工作,也不知有多少人吃着安全这碗饭,什么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煤矿安全、危化用品安全,等等,不计其数。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安全工作不可谓不重视,电话会议经常在开,安全大检查经常在搞,每一次重特大事故发生之后,各地随即有效应对、积极防范,进行相关行业的安全排查,但我们发现,这些摸底排查有不少带有应付、作秀的成份,并未产生多大实际效果。
此次天津滨海新区特大爆炸事故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反思。据了解,距爆炸中心3公里范围内居住着大量居民,距爆炸中心最近居民小区仅600米。而发生爆炸的这家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其仓储业务中主要的商品分类,基本上都属于危险及有毒气体。那么,这样一家危险企业当时是如何通过规划和审批的?又是怎样经过“安评”和“环评”的?是谁把这颗颇具威力的“定时炸弹”埋在居民区的附近?
官网显示,2014年8月公安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多方面检查。这检查又是怎样进行的?公安消防、安监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怎样的监督?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把安全工作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又有谁首先考虑安全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位领导把安全看得比GDP和个人政绩更重要?在主政一方时,又有谁首先考虑人民的安全系数、幸福指数?我们每一个人在装修自己的房子时,尚且考虑材料是否环保,甲醛是否超标,把生命看得至高无上,而为什么在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上,却没有任何人深谋远虑、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说一千,道一万,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安全工作如何落实?关键还是解决好人的问题。事实上,再好的制度,再好的设施,再好的措施,如果没有人去用心执行、用心操作、用心落实,一切都是白搭。如果一个官员,特别是负责安全工作的官员,每天只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慵懒思想,不是不作为就是乱作为,那么安全就像女人头上的一支花朵,看起来很美,却一触即落。
一次次带血的事故给我们敲响警钟,一个个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深思,如何降低事故的发生?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只有一条,加大问责力度。要建立项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责,任何项目,谁审批谁负责。要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必须从人抓起,要把板子实实在在打在主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身上。
其次要加强全社会的安全教育,大力培养国民的安全意识。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日本和欧美国家学习,让小孩从小就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和求生技能。同时要敬畏生命,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惜别人的生命。只有把生命保护好,把环境治理好,我们才有资格建设和谐社会,才有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驻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