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榕博  >>  正文
张榕博:有一天,孩子们会问慰安妇是真的么?
张榕博
2015年08月20日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之后,日本青年一代对慰安妇的印象或许仍旧是卖淫问题,或者干脆被教科书忽略掉。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段足以让我们担心,在亚洲各国经济与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受到别国历史"渲染"的本国孩子是否未来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慰安妇,她们是真的么?到底哪个国家说的是对的?

慰安妇在日本如何被略过

有一天,孩子们是否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慰安妇,她们是真的么?她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因为在日本,这种历史记忆的断层问题已经发生了。

一位日本友人门永三支子曾告诉我,今天大多数日本人成长于战后,50岁至70岁的人大多是从上一辈人的口述中获得对二战的感性认识,但仅限于长期与广岛的受难,美军占领。青少年则很难从父母的口中获得任何感性认识。因此,历史教科书成为了塑造日本年轻人二战史观的主要途径。

但大部分日本青年人今天并不知道慰安妇们的存在,知情者也把她们当作战争时期的援助交际少女组织。

在日本2001年上初中二年级使用的《新社会 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慰安妇仅有这样一句记载:"许多年轻女性作为从军慰安妇被强迫送到了战场"。但此后的将近14年时间,"从军慰安妇"从课本上消失了,或者被表述成为:"被迫出来劳动的,妇女和儿童等普通人在内的众多牺牲者。"

对于删除慰安妇的相关内容,日本右翼给出的解答是:这是一般的卖淫问题,别国部队里也有;而揭发这个问题等人类阴暗面部分在教育当中没有意义,而且,日本的下一代得知加害历史的事实后,孩子们会形成意志消沉的自虐史观。

但日本右翼更清楚这一点,这一切都是在拖延时间。只要再将慰安妇问题贴上几年"封条",这样的抗战历史会像"南京大屠杀"的真伪一样,被历史虚无主义打入"冷宫"。

有人会说,为什么日本的历史教师们此时都集体"哑口"了?他们为什么不站出来纠正史实?

因为他们不敢轻易触碰未经国家审定的历史。1982年,一名名叫吉田清治的日本官方人士表示,在韩国的济州岛,日军驱逐了200年轻的朝鲜女性,并作为证言。这个证言随即被朝日新闻采用,但此后却被证实为虚假新闻。对此,日本右翼极力鼓吹慰安妇存在的合法性,以至于日本民众一段时间内认为,慰安妇问题是被编造出来的。

于是,纵然可以提及的慰安妇历史文献众多,但日本教师在课堂出具的"合法"文献,目前却仅有《河野谈话》以及《小泉内阁总理大臣写给原慰安妇们的书信》等少数文章。

另外,日本教育政策规定,不确定标注或不明确的历史,可以不加以强调,乃至涉及。因此,在日本有"从军慰安妇"、"日军性奴"、"日军慰安妇"三个称谓的慰安妇历史问题,便可能因为称谓不统一,而被教育部门pass掉。

争夺记忆的"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明年将迎来胜利70周年,但是围绕这段历史记忆的"战争"远没有结束。

国人在痛骂日本政客有意忽略历史时,有人发现,我国的大部分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也没有提及慰安妇问题这段历史。而在慰安妇问题上呼吁最多的韩国,直到2011年。其教育部门才打算批准一份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迫朝鲜半岛女性充当随军慰安妇一事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

事实上,中韩两国,以及其它亚洲国家的历史工作者们,始终没能做到像日本同行那样处心积虑,甚至还因为国与国关系的好转而忽略了部分历史。上世纪,韩国历史教科书取消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说法。近几年,中国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在没有明确理由的情况下,较上世纪90年代,对于满洲事变到日本战败的记载份量减少了三分之一,页数减少了40页。

但日本政府却瞅准了时机,对抗战历史的篇幅步步紧逼,毫不让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汉国曾说,日本一些官员频频向中国提出了"改善历史教育"的无理要求,甚至要求中国"改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内的展示方式。

2014年,美国《新全球史:传统与交流》出版问世时,美国两位学者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对慰安妇问题这样描述:"有大约20万年龄在14至20岁之间的女性被迫在'慰安所'提供服务,其中很多人来自韩国和中国"。

但这立刻招来了日本政府的反对,要求删除慰安妇等相关内容。

伴随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抬头,日本在最近十余年发动的这场"虚无"抗战史的"战争"事实上已经奏效。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申起旭调查发现,中、美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教科书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记忆被完全"割裂",由此形成了不同地区人们对同一段历史迥异的认知,甚至连后来的历史学家自己也无法幸免。

因此,不仅是日本学者,连韩国与中国学者也在担心,若干年之后,在社会联系已高度密切的亚洲各国间,受到别国历史"渲染"的本国孩子是否也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慰安妇,她们是真的么?她们到底是些什么人?

没有共同的记忆,也难有和睦的未来

或许,慰安妇问题只是日本挑起的一场历史"争夺战"。这几年,在韩国学界声称成吉思汗、孙中山有着韩国血统外,火炕、中医、端午节是韩国传统佳节后,我们发现,这位昔日的好邻居,其实也在发动类似的"战争"。

于是,历史出了问题,现实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中日韩三国一面很"热",一面依旧很"冷"。一份英国BBC在2013年对中日韩三国彼此憎恶度调查当中,韩日对中国的憎恶度在60%以上,而中韩对日本的憎恶度则一个超过74%,一个达到67%。

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中日韩三国在历史问题上缺乏共识,影响了三国民众共同伦理和价值的建立,甚至是中日韩自贸区难以匹敌欧盟的最大障碍。简而言之,没有共同的记忆,也难有和睦的未来。

要解决上面的困境,就要实现一件事:各国在未来如何一同讲述过去,也就是让历史跨出国境,记忆拥有共识。

在这方面,饱受战争伤害的德法、德波、甚至巴以两国之间已经开始为未来谁来讲述历史"握手言和"了。

2008年4月,德国与法国合编历史教科书正式进入两国中小学课堂。2015年,德国与波兰的共同历史教材也将投入使用。当时,出席发布仪式的柏林市长克洛斯·沃瑞特曾表示,但愿中国和日本能够仿效德国与法国的经验。

中日韩史学家们在本世纪初也曾做过类似的努力。但在去年举行的一场东亚历史研讨会上,三国的史学家们发现,日本只要不愿承认那段历史,共同历史教材就没戏,而中国的孩子们正在进行减负为目标的新课改,也不会新增历史部分的教材,只有韩国相对热心,也设了东亚史课程,但"各写各的历史的色彩还是比较浓。"

因此,学者们不得不得出一个现实的结论,在抗日战争胜利70年之后,亚洲各国下一代人的历史记忆仍旧是割裂的,甚至隔阂更深。而过去国家间的种种纠葛,或许真的要被未来的历史教育这样周而复始了。

(本文系中国日报网天下专栏独家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管理员】
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品牌总监,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