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苏仙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笔
古香古色的农家乐
郴州苏仙区,因苏仙岭而得名。西汉文帝时,郴人苏耽在此修道成仙,苏仙岭由此得名。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曾幽禁在苏仙岭,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名句,如今的苏仙区,搭上新型城镇化的快车,可谓“大鹏展翅正高飞”!
西河风光带美如画
初秋时节,郴州苏仙区栖凤渡镇庄门村,连绵的向日葵和荷花开成一片绚烂。花海中,一幢古色古香的老宅静静矗立,墙上的农具十分醒目,这是当地一处新打造的农家乐--“老屋故事”。
老宅主人李兵兵说,老宅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农家乐7月底才正式开门迎客,虽然才经营十来天时间,但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李兵兵说,这都得归功于西河风光带的建设。现在村里风景美了,交通方便了,前来游玩的客人一拨接一拨。
2014年以来,郴州市启动了西河综合治理工程,目标是打造一条全国一流的一体生态廊道——西河水生态风光带,涉及苏仙等4个县市区的上百个村庄,其中西河苏仙区段流经15个村,总长40.7公里。苏仙区用了一年时间,重点建设自行车道、驿站、风光带、湿地公园、民俗观光点等景点。
苏仙区委书记彭生智介绍,打造“山水名城、美丽苏仙”,不仅追求自然山水优美,而且要延伸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群众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挖掘。
在西河沿线,记者随处都能看到忙碌的施工场面。漫步在西河风光带栖凤渡段,脚下是高标准的红色沥青自行车道,两旁是葱葱郁郁的绿化带,岸边影影绰绰的岗脚古村落,路旁还有一个极具现代气息和艺术气息的农家别墅,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行走在古村的青砖碧瓦间,让人沉醉其中。
苏仙区区委书记彭生智(左二)调研西河风光带栖凤渡段建设进度
一碗鱼粉形成亿元产业
除了乡村美景,栖凤渡还有独树一帜的地方美食。郴州当地有句古话:“走千里路、万里路,舍不得栖凤渡!”这句古话说不仅是夸栖凤渡风景好,更是因为当地的栖凤渡鱼粉。
到栖凤渡普通农家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家一定会在早餐时奉上一碗鲜美的鱼粉。栖凤渡鱼粉传说与三国名士庞统有一段渊源,庞统起初走入仕途并未被重用,只当了个耒阳县令。一次,他投宿栖河古渡小镇,因心事重重,食欲不振,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起床已是响午时分,顿觉饥肠肚饿,而店家早已卖完了吃食。恰巧一名渔翁打鱼回来经过此店,店家便急中生智,买了一条河涟鱼,立刻杀了熬成鱼汤,加入当地的五爪朝天红椒粉、调入当地特产豆膏、茶油等佐料,用家里过节备用的干切粉做成一碗鱼粉。庞统食后汗流满面、胃口大开、酣畅淋漓,顿时觉得精神抖擞,赞誉有加。到了耒阳,他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因庞统号凤雏,后人把庞统夜宿的古渡称为栖凤渡,而那碗激励其心志的鱼粉称为“栖凤渡鱼粉”。
如今,栖凤渡鱼粉制作工艺已经被列入郴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从原料配料生产加工到鱼粉制作销售,栖凤渡鱼粉已经成为了该镇的首个亿元产业。一碗鱼粉为全镇产业发展立下头功。
产业支撑,活力崛起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产业支撑,在这方面,苏仙区也在努力探索。近年来,苏仙区良田镇不断壮大高山菊基地、养殖生产基地、油茶油桐基地、药材种植基地等几大特色农业基地规模。
良田镇党委书记黄唐泽介绍说,镇里重点打造了生产五庵山茶叶、高山菊等特色农产品的4大农业特色龙头企业,目前良田就形成了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良田优质稻”、“良田花卉”、“良田茶油”、“良田葡萄”、“良田高山菊”等7个“良”字品牌,年产值达2亿多元。
在传统产业悄然转型突围的同时,良田还把目光盯住了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的新兴产业上。该镇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重点承接新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项目。
良田镇风能资源丰富,该镇近年引进了一个大型风力发电项目,项目投资5.1亿元,项目自去年开始动工,目前项目一期24台风力发电机组将全部建成投产。苏仙良田发电项目部副主任武志文说,“政府部门为我们提供了高效率的服务,镇里派出4名干部驻点服务,各项手续办理都很快。”
位于良田镇工业园的湖南泰安智能立体库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机械立体停车设备,拥有自动化停车设备的先进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负责人一边向记者演示二层及多层智能停车库,一边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该公司的智能车库已在长沙、武汉等地投入使用,在一线城市停车位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该公司的市场有望迅速拓展。
一条河、一碗粉、一家家充满朝气的企业,苏仙区一日采风,记者触摸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脉搏,感受到基层政府和当地企业家只争朝夕干事业的激情,一个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的苏仙区正在加速崛起!
郴州苏仙区良田镇风力发电项目一期风力发电机组已建成投产
关于作者:冯志伟,中国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