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区是东北“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长白山拥有诸多耀眼的光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典型的自然综合体,世界自然保留地,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中国5A级景区……
长白山秋色。丁陆洋 摄
在长白山地区倡导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系统恢工程,对维护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基因库,保护好长白山地区宝贵资源,维护东北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边境安全都至关重要。
今年年初,吉林省出台了县域考评办法,加大了对环境保护考评的比重,不再以GDP论英雄。这是吉林省近年来启动实施长白山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严禁商业性砍伐,积极推进林区棚户区改造和生态移民的最新变化。
未搬迁前的林区住宅。丁陆洋 摄
吉林全省重点国有林区今年4月起已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曾经在山林里回响的伐木声成为历史,被采伐了65年的长白山开始休养生息。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范围内的有林地总面积为347.9万公顷,占吉林全省林地面积的1/3以上,森林蓄积达到4.6亿立方米,占全省森林蓄积量的50%。
长白山生态修复涵养工程实施以来,完成了长白山环区路修复110公里,建成森林小镇54个、绿美村屯400个,修复裸露山体11.4万平方米。
国庆前夕,笔者随记者团赴吉林省白山市专题采访长白山生态移民,期间走进了长白山脚下的松江河林业局。
松江河林业职工新楼。丁陆洋 摄
据了解,松江河林业局辖区共含33个村屯、8500户农民,按照每户平均每年消耗8立方米薪材计算,每年消耗木材达6.8万立方米。
“以前在山上住30多平方米的平房,砍柴烧火,刮风下雨不抗冻。”白山市松江河林业局开峰林场工人于秀山是实施生态移民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几年前从山上的平房搬进了山下52平方米的楼房。
移民前的林区老宅。丁陆洋 摄
“把人从深山老林里搬出来就是对森林的最好保护,根据测算,全部生态移民后,每人每年可减少1.5立方米社会性的资源消耗。”松江河林业局负责人说。
移民后的丁小山村村民喜获丰收。丁陆洋 摄
作为中国首批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试点林业局之一,2008年至今,松江河林业局对撤并的8个林场进行了整体搬迁,累计完成生态移民1832户,5500人。
据白山市宣传部提供的数据,白山市目前剩余生态移民8.2万户、19.9万人。经测算,全部实现生态移民后,可新增还林面积910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森林总面积的5.6%;腾出7000多公顷宅基地,可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可植树2.73亿株,按15年生长期计算,相当于每年新增木材产量55万立方米。
临江新建移民小区。丁陆洋 摄
“每年还可节约林区居民烧柴181.6万立方米,超出吉林省2012全年木材采伐总量,为经济转型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潜能和发展空间。”白山市发改委副主任辛建国说。
新建的移民新区。丁陆洋 摄
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也使得野生动物种群得到逐年恢复。一向罕见的珍稀濒危动物东北虎、东北豹,在长白山林区频频出现。近年来,相关机构检测并拍摄到了27只野生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且幼体和亚成体数量占其种群数量的60%以上,说明其种群在顺利繁殖和稳定增长。
移民后的长白林区宛如世外桃源。丁陆洋 摄
“现在,不仅俄罗斯的东北虎来中国串门,已经在长白山区定居的东北虎也去俄罗斯串门。这已经成为常态。” 珲春市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金永松说。
关于作者:刘明太,中国日报驻吉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