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青  >>  正文
李映青: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的保护与开发
李映青
2015年11月18日

距今5.3亿年的云南澄江化石群被誉为是“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寒武纪早期,种类繁多的多细胞动物突然在海洋里大量出现。澄江化石记录了这段特殊时期生物群的全貌,成为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至今澄江化石群共发现40多个门类、180余种早寒武纪珍稀动物、植物化石,其中三分之二是新属、新种。2012年7月1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世界级的化石宝库”的云南澄江化石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化石
作为目前中国首个、亚洲唯一、全球仅有三处的化石类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填补了中国化石类世界遗产的空白,成为云南省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可是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张靓丽名片,让澄江化石地真正闪耀中国,走向全球,这是摆在化石所在地——玉溪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澄江动物化石群被发现以前,澄江县探明了上亿吨的高品位磷矿资源。于是,澄江投入巨资大修道路,大建工厂,大开磷矿,大力发展磷化产业,磷化工产业每年贡献税收占全县税收的近三分之一,围着磷化工产业转的就业人员达3000多人。澄江化石地被发现后,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帽天山调研,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保护抚仙湖和澄江化石地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采取果断措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帽天山周边Ⅰ级和Ⅱ级品位、储量达7600万吨、市场价值约167亿元的14个磷矿采点实施了关停禁采。
“揭示帽天山的真正价值,需要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近年来,玉溪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与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努力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做法,打造一个供国内外古生物学家进行科考科研的平台。一方面,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批准计划,对化石标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采集和征集,由化石博物馆统一收藏和保存,并邀请国内外研究单位、高校共同研究,成果共享。另一方面,加大与国家文化部门的协调,争取把澄江化石列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展览常备项目,扩大澄江化石的推广展示范围。

澄江化石地博物馆
作为科学展示、普及古生物知识的重要载体,玉溪市还按照“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布展”原则对澄江化石博物馆进行规划建设。博物馆计划投资4亿元,主体建设预计年底完工,并将利用2年时间完成室内展陈工作,预计2018年开馆。去年2月,寒武纪乐园项目开工建设,规划控制面积712.92公顷,总投资157.82亿元,计划建设周期5至8年(2013年至2020年),玉溪市试图将通过寒武纪梦幻乐园、抚仙湖国际养生园、仙湖旅游小镇、湿地公园等子项目,把寒武纪乐园建成一个档次高、带动强、效益好的旅游项目,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古生物化石科研基地、科考旅游地、全球知名的大众科普旅游地,化石类世界遗产保护和展示范本,国际知名的科考科研交流中心、中国及东南亚著名的文化休闲旅游地”。
不过,澄江化石地的发现者侯先光认为,与九寨沟、武陵源等自然遗产不同,澄江化石地的科考价值更大,发展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澄江化石地的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为古生物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及对古生物感兴趣的游客分类提供不同的旅游项目策划。

随处可见的化石
政府的工作做了不少,可是,我到当地实地参观后,了解到澄江化石地的保护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与问题,首先是保护资金匮乏,目前基本靠政府财政拨款;二是遗产地在云南玉溪,无法吸引到优秀人才加入遗产区的保护和开发;三是虽然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化石的采集监管力度,但是非法采集化石,化石流失情况仍然存在。据一位科学研究人员告诉我,在海外的化石拍卖网站上,每周都有澄江化石新品上线。这些化石,怎样被采集,又如何被走私贩卖到海外,难道不应该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吗?
关于作者:李映青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