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先后出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联合声明发布仪式,见证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一日结出两大硕果。
李克强总理此次吉隆坡之行,可用“行程紧凑,议事密集,硕果累累”来形容。除了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还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其间,还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等人,简直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不同的外交场合,不同的议事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体现中国立场,释放中国善意,表达最“强”音。比如在第十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以一当十”,对东盟10国领导人的意见和诉求作了“全面深入的回应”。所提的6点建议,皆时干货,其中包括加强中国-东盟合作发展机制化建设、加快经贸合作升级、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区域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等等。再比如,“见缝插针”会晤澳总理,双方一致同意尽快生效中澳自贸协定。
在国际舞台,国家首脑在穿梭中展现国家形象,在会晤中寻求共识,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李克强参加的系列会议,较之以往,正处于特殊的时间节点,他所承载的使用无疑更光荣也更艰巨。
一大节点即是,东盟十国22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东盟共同体将于今年12月31日正式启动。对于区域内超过6.3亿的居民来说,即将到来的东盟共同体代表着新的开始,这个整合后的联盟,GDP总额高达2.5万亿美元,是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经济力量。
东盟共同体即将成立,中国何去何从?在2013年10月举行的第16次10+1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当时倡议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如今,《议定书》已经达成,这是我国在现有自贸区基础上完成的第一个升级协议,意义重大。中国已连续多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四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随着升级协议的达成,5年后双边贸易额冲刺万亿美元,当不是奢望。
在21日下午召开的10+3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所提的六点建议中,第一点就是“加快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从东盟一体化到东亚一体化,再到亚洲区域一体化,不只是浪漫的制度设想,更是正在推动的现实进程。
此前,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已与日韩两国领导人共同决定,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进程。在21日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也表示,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力争2016年结束RCEP谈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不遗余力地推动形成亚洲区域一体化。
一旦建成“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化、发展最具活力的自贸区”,中国是受益者,但不只是中国受益。尽管实现亚洲区域一体化并不容易,但是增进互信,融合发展,就能扩大共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始终拿出最大诚意,也付出看得见的努力,比如,无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还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等,都是实现多赢之举。“德不孤,必有邻”,中国的努力越来越为其他国家所激赏。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潮流之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既离不开区域经济融合,也离不开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亚洲各国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还应该结成责任共同体。深入探讨并凝聚共识,深入合作并共谋发展,各国将迎来持久繁荣,并将发展成果惠及本国人民,以及为世界发展带来更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