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但凡上了年纪的人,也许都曾有过饥饿的记忆。即便没有,也能听父辈或祖辈说过饥饿,或从文学作品中感受过饥饿。比如路遥说过:
"饥饿经常使我一阵又一阵的眩晕。走路时东倒西歪的,不时得用手托扶一下什么东西才不至于栽倒。课间,同学们都到教室外面活动去了,我不敢站起来,只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我甚至觉得脑袋都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不使尊贵的它在这个世界前搭啦下来,身上可怜其它部位都在怎样拼命挣扎着来支撑啊!饥饿使我到野外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显然不是一个人的感受,而是一个时代的侧影。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当年在陕西梁家河村插队的情形:"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所涉及的主题,仍是贫困和饥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没有彻底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哪怕在开元盛世、康乾之治。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对饥饿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对摆脱贫困有发自本能的渴望。
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温那句著名的论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不止一次提到这句话。比如,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扶贫,是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并非仅仅于此。如果只是填饱肚子,与动物何异?如果实现了安逸与享乐便万事大吉,就显得浅薄。正如爱因斯坦所称:"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的目的--这样一种伦理基础我称之为猪圈的理想。"脱贫与填饱肚子有关,但不仅是填饱肚子。
关于扶贫,有几个精辟判断值得一提。一个是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脑袋富起来了,口袋就会富起来,祛除愚昧无知才能更好地脱贫。一般来说,一个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便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那些特别落后的偏远地区,教育资源极不发达,辍学现象严重,这是当地民众难以有效脱贫的一大原因。
另一个是扶贫先扶志。对于贫困地区,当然应该输血,但是如何提高他们的造血能力?当然应该雪中送炭,但是炭火能燃烧多久?脱贫,归根结底离不了贫困民众发愤图强,志存高远。不能忽视一些贫困人口缺乏斗志,拿到了扶贫款吃吃喝喝,吃干喝光继续睡大觉,等待下一笔扶贫款,这样的人生态度怎么可能脱贫?
还有一个是扶贫须扶权利之贫。曾有学者称,"穷人贫穷并不仅是因为他们观念落后,而是一些政策性歧视造成的。还穷人以'起点公平',应是消除贫困的根本目标。"诚然,贫困人口要争气,也要争权利。减少贫困人口,关键在于拿权利贫困开刀,还贫困人口的基本权益。如果医保、教育等保障健全,脱贫或非难事。
"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是告诫各级官员。扶贫攻坚,是今年两会的重大议题,也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正因如此,今天我们重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就显得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