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  正文
宁波:读画——人生的旅程•江行初雪(二)
宁波
2016年03月08日

一、引子

长卷的展卷方式,决定了观者的视觉关注方式。卷子缓缓展开,两个渔人纤夫在冬日的细雪中走在早已干枯的芦苇荡边,吃力的拉船前行。两人的行进方向是由左向右,正符合观看长卷打开时的习惯,仿佛是这两个寒苦的渔人,不仅仅是在拉船,而是把观者的视点也拉进了画幅,拉进了情境。注意芦苇被风吹动的方向,以及水浪的方向。风是从左侧向右侧吹的。

由于寒冷,两个人都将胳膊插着,缩着手,弓着背。水边的劳作需要,让他们赤着腿,穿着单衣。一人侧对着画面,佝偻着背,手紧紧缩在袖管里,吃力的拉船。另一人将脸转向画面,向后张望行船的方向。这两个人的姿态组合,特别富有叙事的效果,相互应和。回顾的人的面部表情愁苦,缩着颈,眉毛和眼角向下耷拉,嘴微张,似乎让人感觉到口中呼出的寒气。

船上的渔人同样弯着背,赤脚站在船尾用力乘船。他的头发被风吹散,水声,芦苇的沙沙声,风灌过耳朵,掠过略显冻僵的身体。渔船绘制精致细密,线条舒畅而不板结。

以拉船、开船的情境作为画面的开篇,我以为是预示着“一天的辛苦劳作开始了”。画家用巧妙的构图方式安排芦苇岸边的曲折形态,造成由远及近的效果,虽然这个趋势不是很强烈,但是令观者感觉到芦苇荡后边,仍然有无尽广袤的湖面,有一个很大的纵深空间感。而前方画面留取的大量空间以水面覆盖,似乎观者的角度是紧邻在岸边来观看的,水面离着观者很近,营造出亲临感。此段为开篇,并没有安排特别多的人物与场景,它是以一根主线缓缓展开的方式来叙述的,营造清寒冷峻的大环境,仿佛那拉船的吆喝声、风声、水声由远及近,慢慢在冬日中荡漾开来。

另外说明的是,渔人用力来拉着的这根纤绳,并不是绷直的。我猜想画家是为了画面美感的需要,将一根僵直的线,勾画成有曲线美感的一条线。这是一个艺术的处理。

右侧卷首有李煜的金错刀书法题签: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干状。字极爽利。对比乾隆模仿赵佶瘦金体后题的:赵干江行初雪图,立见高下。从字的位置和完整程度来看,此画在重新装裱后,上下均有部分裁剪。

欢迎关注宁波君微信公众号“深夜画室”:night-studio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