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  正文
【专家学者话两会】秦川:呼唤工匠,更呼唤工匠精神
秦川
2016年03月14日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具有历史气息的词汇,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备受热议。

一说到工匠,我们或许很容易想到农耕时代的铁匠、石匠、篾匠等等,他们都是手艺人。随着时代变迁,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渐退出历史,那些曾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手艺渐渐失传,手艺人似乎也不那么吃香了。

殊不知,工匠永远不会消失。笔者理解,工匠的工,自然指技术工人,工匠的匠,则指匠心独具,无论任何时代,匠心独具的技术工人都大有用武之地。中央电视台曾专门报道过“大国工匠”,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比如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

其中有一位名叫高凤林的工匠,他是火箭“心脏”的焊接人。此人牛到什么程度?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在中国航天,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航天制造要求零失误,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对于焊接工作来说,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因此,焊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细致严谨。而高凤林却能做到无瑕疵。

在今天这个工业时代,甚至说信息化时代,我们难道不需要像高凤林这样的工匠吗?当然需要!只要有制造,只要有质造,只要有智造,就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高凤林这样的工匠,显然是国宝,对于他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较高的待遇。李克强总理曾透露,他去欧洲考察参观一家企业时,见到一位技术工人,用手浇灌出来的金属棒,“一个气泡都没有”。“机器都没他做得好!”李克强询问企业负责人,这位技术工人的工资大约多少?企业负责人告诉他:“年薪超过20万欧元,比我的工资还要高。”李克强感叹,“我们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高级技工。”

现实中一提起技工,不少人就嗤之以鼻,言辞不屑,殊不知我们国家最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怎么办?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现实命题。工匠精神离不了技术娴熟的工匠,离不了追求极致的技工,而这则需要发达的职业教育。惟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才能“锻造”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呼唤工匠,最重要的是呼唤“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曾在德国留学工作的科技部部长万钢称,工匠精神实际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说到底,工匠精神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即摒弃浮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臻于完美,将每一件产品当成艺术精神那样对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敬畏职业、对产品全力负责。

从“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到“中国游客几乎成了'会走路的钱包',大量购买导致日本马桶盖断货”……一幕幕场景,生动勾勒了洋货走俏的现实,也带给我们不小尴尬。国货品质欠缺、品味欠佳的背后,与缺乏工匠精神有关。没有“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匠精神,就没有精致产品,就没有精致中国。

如何涵养工匠精神?如何生产出高品质、人性化的产品?从大的方面讲,中国经济需要实现转型升级,矢志不移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到底。从小的方面讲,则需要企业以消费者为本,最大程度尊重消费者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和消费体验。

曾有学者感叹,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质量是根本,标准是名片。没有了质量,发展无从谈起;游离了标准,注定在低端徘徊。很显然,仅仅追求智造或质造还不够,我们还该思考我们的产品能不能成为标准,如果产品都能成为行业内的标杆,甚至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品牌,这才是最重要的事。以瑞士表为例:瑞士表享誉世界,凭什么?一块手表动辄数十万元?凭什么?凭的是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是工匠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凭的是几乎无可挑剔的“工匠精神”,凭的是它们成为标杆和标准。

从制造到智造,从质造到标准,路阻且长,但别无选择。呼唤工匠,更呼唤工匠精神,呼唤配置工匠和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

【责任编辑:管理员】
资深评论员,供职于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