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  正文
张凡:影视作品不能只扒拉铜板,还要扒拉灵魂
张凡
2016年03月15日

天色渐晚,北京的天气虽然还是乍暖还寒的样子,但怎么也挡不住人们出来看电影的热情,笔者和朋友最终是到的晚,想看的那部已经售完。电影院的一座难求,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充满活力,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很旺盛。

然而,在需求量这么大的市场里,给很多从业者的感觉就像前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一样,只要肯弯腰,就能捡钱,市场还处于粗放型的阶段。在两会上讨论这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王兴东一语中的:改编的多了,原创的少了;模仿的多了,创新的少了;离银行近了,离生活远了;离网络近了,离群众远了。嚼别人嚼过的馍,踩别人的脚印走,拆别人的旧毛衣重织一遍,买外国的版权贴中国的标签。

参照这几句话,我们回归生活去观察,觉得很是在理,影视剧是一部部的出,令人应接不暇,可是能算上精品的却寥寥无几。想当年,一部《士兵突击》再次掀起了军旅剧潮流,于是《我是特种兵》跟着出来,出来一部还不够,又出来了《我的特种兵2》,紧跟着第3部又出来了,最后干脆把军队的事再搬到特警队,于是《特警力量》又出来了,然而,笔者只对《士兵突击》记忆深刻,其余的不记得了,您这模仿水准也是太令人堪忧了吧?笔者对这些只是改了人物名字、上演重复故事的作品评价只需用一句话: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才能算好的作品呢?笔者再推荐一部好的电视剧,名字叫《遥远的救世主》。这是一部涉及商战、扶贫、爱情、刑侦、宗教的影视剧,其原著小说也很精彩,网友们对该作品的评价很高。该剧金句迭出,给人打开了看世界的窗户,最重要的是该剧的主创人员对文化属性做了深入探讨。无独有偶,该剧主人公丁元英一语道出了影视作品的最高水准: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够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它的功效就在于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

就仅从这个点来说,该剧主创人员的文化底蕴足够深厚,与一味追求颜值、收视率的浮躁之辈跟本不是一个圈的。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否,将编剧、导演、演员分为两个类别,一类即实力派,亦或称为艺术家;一类即偶像派,亦或称为艺人。你想想看,我们现在接触那么多的影视作品,有的只是满足眼欲,看过即忘;有的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依笔者看,艺人的作品像湖面的涟漪,很快就恢复平静;艺术家的作品却像平静的大海,表面安静下却是暗流涌动,充满能量。关于一部作品,风格可以激情澎湃,也可以平淡叙事,也可以无厘头 ,甚至可以晦涩难懂,但关键是艺人往往注重所谓的表皮技巧,而艺术家是靠文化,每句话、每个镜头都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部剧编的怎么样,导的怎么样,又演的怎么样,观众自有分辨。关于这种现象,有句老话说的好: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文艺圈"中的"文"是指有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文化素质有关,是气质问题;"艺"指的是手艺,是谋生手段,是专业水平问题,二者缺一不可。与"娱乐圈"靠炒作来获取眼球、经济利益不同的是,在"文艺圈"里打拼,靠的是知识水平、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力。在艺术家眼里,功名利禄都是在自己追求理想的路上,搂草打兔子得来的,并非主要目的,而艺人却是一上来就奔着功名利禄而去,方向就有了偏差。

当下的市场环境可以轻松捧红一位艺人,而艺术家却需要很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更是不排除艺术家死后才发现其作品价值的可能。依此观照影视行业,高下立分,我们便明白为什么有些"著名艺人",没红火几年就被人们淡忘;为什么有些人民艺术家的作品能流芳百世。

【责任编辑:管理员】
媒体记者、评论员,供职于《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