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宝银  >>  正文
史宝银:一座二线城市的国际商都发展“蓝图”
史宝银
2016年03月23日


美丽的郑东新区

地处中国中部的二线城市郑州近来正式推出了《郑州建设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草案)》,计划用35年的时间走过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百年发展历程,使郑州城市综合实力达到目前世界最先进城市的发展水平。这一宏伟的“蓝图”甫一“出炉”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地民众在纷纷予以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质疑,郑州这座城市靠什么、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的蓝图呢? 

究此,笔者做了一番了解。了解中,笔者发现,当地政府在提出建设国际商都的发展规划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在做足“功课”,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方才提出来的。

郑州作为华夏历史文明核心发源地和重要的传承创新区。千百年来,郑州以“商”闻名于世。三千多年前,商王朝由此崛起,在这儿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都城——“商城”。近几年来,郑州牢牢把握全球一体化和速度经济时代特点,充分发挥内陆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谋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国际陆港,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积极构建高端制造产业基地,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综合实力稳步跃升,中原经济区龙头带动辐射效应不断增强,从内陆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态势全面展现。

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联合国际知名战略咨询机构对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及世界上普遍认可的国际商都城市进行了深入分析后认为,郑州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呈现出开放带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的蓬勃发展势头,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商都的基础和条件。

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国际化城市话语权的形成及强弱,既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承接全球贸易的交通组织优势,也取决于其是否在不同发展阶段遵循规律,适时完成了经济形态的演进变革,还取决于其所在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当前,中国处于国际地位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世界经济重心向以中国为主导的亚太地区转移势不可当,未来在中国诞生一个“全球商都”和若干个“国际商都”是十分可能的。而建立在空运、互联网、自由贸易基础上的新的经贸组织模式,为郑州这样具有内陆区位优势的城市打开了接驳国际贸易的通道。郑州这样的内陆城市拥有了全方位从事全球贸易、从事国际产业合作的条件,有了建设国际化城市、中心城市的时代机遇。

为了实现将郑州建设成国际商都的目标,当地政府在规划“蓝图”中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2015年-2020年),内陆开放型综合枢纽形成阶段。全力打通国际通道,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建设信息枢纽港,迅速成长为知名国际物流中心,初步形成服务全球,辐射全国的中国物流产业发展高地,着力形成以出口导向型为主要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第二步(2021年-2030年):亚洲知名的经贸中心城市确立阶段。力争成为全国受市场普遍认可的、进出口贸易便利的通关门户,各类开放平台服务功能和竞争优势更为突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高地,在全球供应链、销售链、物流链、服务链中居于重要地位。

第三步(2031年-2049年):国际商都建成阶段。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向打造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商贸中心、特色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城市建设高度现代化,软实力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赢得一定话语权。

期间,当地政府的规划“蓝图”亦确立了加快建设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中心;加快构建高端高质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塑造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重点。

计划以航空港和国际陆港建设为重点,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全力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提升郑州全国物流门户和枢纽地位,努力建成连通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物流中心。

坚持专注产业发展的定力,加快制造业向出口导向型、高科技型和都市型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国际商贸、高智服务、时尚消费和特色金融四个中心建设,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郑州建设成为国际高端产业集聚城市。

树立“安全、现代、繁荣、善治和开放”的城市建设理念,着力打造宜商宜居的都市品质,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培育具有包容多元化的商都文化,着力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全力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写到这里,笔者在深感应为郑州国际商都这一宏大的蓝图点赞的同时,衷心期“蓝图”能够早日实现。 

关于作者:史宝银,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