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南宋 陈容 《九龙图》(局部)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但龙是什么却说不清楚,这未免有些尴尬!多种专著讨论,也莫衷一是,关键在于没有把龙象、龙魂等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纳入“中华文明传播”这一总体哲学框架中加以理解、把握。
现依据中华文明传播学、文明传播史、天文考古学、古生物学、文献学、历史哲学等理论体系,综合思考,可以明确:
一,龙是如今绝迹的远古生物
众多古籍文献和考古文物表明,龙曾是天然真实存在过的一种动物,大约活跃于距今26000年、亦即最近一个宇宙星球运动周期的中期,也就是地球最后一个冰河期消退、中华大地气候温润、林木繁茂、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明不断发育滋生、走向成熟的时期。后由于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巨大变化而逐渐隐匿无形,世人所谓“绝迹”,实际上是寻觅不到在人世的踪迹了。
“原龙”诞生于文字记载以前,目前只能凭借古人根据口耳传承下来的资料追记而成的论述,加以想象和推测了。
有学者推测,原龙的祖型,应是恐龙。而类似恐龙的大型远古生物,广泛活跃于近冰期结束后的中华大地之上,应当是原龙取象成型的重要实物与图像来源之一。
红山文化 玉龙
二,龙的成型:马首蛇身
红山考古遗址出土的玉龙表明,原龙的成型,当在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期晚期,马首蛇身是原龙的基本形象。汉儒王充在《论衡·龙虚》中说:“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表明中国人一般认为原龙的基本组合图象,就是马首蛇身,龙被归属于“马、蛇”之类。
原龙之取象于马首、蛇身,皆因马、蛇之类动物,强烈表征着大自然浩然不息、坚韧耐久的伟大生命力,尤其是马身躯的强壮健美、蛇身的灵活蜷曲、蜿蜒不尽,足以象征中华民族的强壮健美、生生不息。
龙喻指壮大、强大之貌,故而《周礼·夏官·庾人》曰:“马长八尺为龙”,龙象实际是高大强壮的马和蜿蜒不尽的蛇的复合体,近代学者闻一多等亦主张此说。
三,龙的寓意:十二种生肖与命运
中国的十二生肖崇拜,是中国古老的天地人大一统信仰的民俗性表达,是中国人对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宇宙生命周期运动中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时辰等纪年、纪日、纪时、纪辰的独特历法的通俗对应物,十二生肖系统,在汉代就逐渐固定下来。
十二生肖信仰,深刻影响着人类对自身品格、生命、命运的看法,生肖就是人出生后,性格、命运会“肖似”那一年的代表性动物,人出生时就被赋予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时辰的代表动物品性,“十二生肖揭示着十二种命运变化,隐寓着十二种人生归宿。”
龙、蛇、马之间的组合、互喻关系,都喻指着一天十二时辰中从上午7点到中午1点宇宙阳刚之气展开的时刻,也代表着宇宙十二年运行周期的元气充沛、鼎盛的时期,如果说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所代表的生肖年份、时辰,标记着天地元气的萌芽状态、游弋状态,而辰龙、巳蛇、午马所标示的,已然是大地回春、万象繁荣、热气蒸腾之象,宇宙天地之元气此刻到达鼎盛极致!
二里头遗址 绿松石龙
四,龙的喻指:男根崇拜
动物的生殖器官与生殖能力,往往被先民视为宇宙强大生命力、繁殖力的直接表征,扩延到人体,男根崇拜和女阴崇拜,也就成为龙的重要取象来源。远古遗址出土的陶器等器物上,大量刻绘的鱼纹、鸟纹、石斧、蛇纹等,都是动物生殖器、人体男根、女阴等生殖器崇拜的美术表达,而鱼纹、鸟纹、石斧、蛇纹等图像,就是龙直接取象而成型的来源。譬如距今5000年的内蒙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等地发现的红山玉龙、黄谷屯玉龙、巴林右旗羊场玉龙、牛河梁遗址玉龙、辽西地区出土的玉龙等,都呈现首尾相衔的形状或动态,原因并非如一般考古学者所谓“c”形龙、猪龙之类的错误命名,而是饱含着性寓意与性变形:动物的交配行为、人的生殖行为,都伴随着强烈的性快感,人必然对进行实际交合的性活动区域高度关注,久之,人体的许多重要部位,都成为性快感的集中区,人把产生性快感的主要活动区域——头部、嘴部等,与阴茎、尾部之间,进行性联想、性变形,人类把性快感的三大形式——自我恋(自慰)、同性恋和异性恋,投射到自己的创造物——龙象之上,则龙头、龙嘴,朝向龙尾(尾部喻阴茎,故性交又称交尾),寓意即:生命力强大、性欲旺盛的龙,渴望着大量交尾、自慰等各种性活动,以便播散生命的种子(精液)、获得性活动的巨大欢乐与满足。
这样,才能正确解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组合而成的、距今3500年、全长约65厘米的龙形器,龙头被变形,成为绿松石长方形底部托举着的一个形制逼真的男根(阴茎)和两个对称分置的睾丸,以一个未受性刺激因而睾丸貌似合一的阴茎造型,再以一根阴茎插入两个受性刺激后凸出、分离的睾丸造型,喻指龙的强大生殖力、性能力,有考古学家误把这一男根崇拜的象形物解释成龙鼻子(实为男根)和两个龙眼睛(实为睾丸),却寻不到通常组成龙首的那些必要象形物如龙嘴、龙须之类,显然没有深刻领会龙作为男根崇拜的寓意。
五,龙是云雨充沛、物产丰盛之象
龙性好交媾,不仅天下人口繁衍、人类生命获得巨大欢乐与满足,并且可以透过举行求雨典礼(舞雩大典、拜土龙等仪式)以及人间自由的性活动、性典礼,招致天上丰沛及时的云雨降临,使山川草木滋生繁茂,庄稼五谷丰登,人民安乐和美。
龙出现、活跃在大地之上的时刻,恰是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云雨充沛的气候、物候的生命情境,因此,历代祭龙大典,把龙祀为雨神,董仲舒、王充等汉代大儒的精辟论述,都把龙和云雨紧密联系在一起。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毛峰微信公众号“清风庐”:houseofw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