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布拉格,开始对捷克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访捷,创造了"三个第一"。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捷克,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第一次访问中东欧地区国家和2016年第一次出访欧洲。
对中国人来说,捷克绝非陌生国度。在50后、60后眼里,一想到捷克可能就想到伏契克、昆德拉、卡夫卡;在70后、80后眼里,一想到捷克可能就想到《鼹鼠的故事》、《好兵帅克历险记》;在90后眼里,一想到捷克可能想到蔡依林的歌曲《布拉格广场》。在文青眼里,徐静蕾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让他们畅想布拉格的浪漫爱情。而体育迷,一定对捷克足球"96黄金一代"的"铁人"内德维德不陌生。其实,有关捷克的文化艺术体育等等,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它们是中国几代人的美好回忆。
读大学时,笔者曾买了昆德拉的多本著作,比如,《玩笑》、《生活在别处》、《笑忘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尽管昆德拉并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是公认的文学巨匠。作家李欧梵认为:"昆德拉写的是小人物,但运用的却是大手笔,不愧为世界文学的一位大家,足可与马尔克斯(其作品《百年孤独》曾获诺奖)媲美。"
习主席访捷,一下子拉近了中捷两国民众的距离。这是文化的距离,也是心理的距离。除此之外,还拉近中捷经贸距离。截至2015年底,中方对捷投资由两年前的2亿美元猛增到16亿美元,捷克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8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是捷克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显而易见,习近平这次访捷,将使中捷经贸往来更进一步。
中捷关系已经进入快车道,这是两国业已形成的价值共识。日前,习近平在捷克《权利报》发表题为《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的署名文章时,就谈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中捷关系发展驶入快车道。两年内,我同泽曼总统四度会面,就加强两国高层交往、深化战略互信、提升各领域交流合作水平达成广泛共识。"
说到泽曼总统,不少中国人一定印象深刻。去年我国举行9月3日阅兵,唯一一位出席庆典的欧盟国家元首就是泽曼。冲破重重阻力,足见泽曼多么亲华,也足见中捷关系多么友好。
其实,在泽曼之前,捷克政要就对中国表示了足够善意。前不久,于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任捷克总理的伊日·帕劳贝克,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回忆道,"2005年6月,我就任捷克总理不久就访问了中国,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开启了很多合作项目。"并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访将推动捷中两国开展全方位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非虚言。中捷关系不只体现在经贸关系,还体现在文化相吸和政治认同方面。捷克是中东欧地区和欧盟的重要国家,有着特殊的地缘位置。它西邻德国,北接波兰,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政治上都位于东西欧交界处。在16个中东欧国家中,捷克经济最为发达,位置也较为特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蹄疾步稳,在这一过程中,中捷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捷克正将外交战略的重心转向"东方",积极谋求发展对华关系。向东看,显然值得称道。而对于中国来说,也在走"捷"径,处理与发展好对捷关系,意义不言自明。2015年年底,中捷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很显然,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以及中欧不断加强战略对接,就为"16+1合作"汇聚更为蓬勃的动力。
"中欧关系正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习近平访捷,是中捷两国的大事,两国齐心协力,不仅能够奏响中捷关系时代强音,还能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以及中欧关系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