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一位白皮肤、金头发,身穿黑色外衣的外国女子骑着一辆自行车缓缓骑进昆明西山区鱼翅路巷子里,驾轻就熟地模样和当地人毫无差别。一进门口,她就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楼下的工人打招呼。然后,径直走向楼上的生产车间 …… 22年前,她从未想过现在的生活会是这样。
她叫英恩梅(英文名Ingrid),来自英国,22年前从北爱尔兰到了昆明,从此便在昆明这座小城安家扎根。22年来默默无闻地投身帮助聋哑人事业中,无怨无悔。
英国驻重庆总领馆总领事洪婷娜(右二)到英恩梅(左三)的工厂拜访慰问(图片由时文枝提供)
从NGO组织项目负责人到公司总管
上世纪90年代初,怀揣着对中文的满腔热爱,英恩梅来到了昆明,当时中文零基础的她在云南民族大学学习了五周中文。回国后的她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十分感兴趣,在她眼里云南的一切都充满了魅力。第二年,英恩梅又再次来到昆明,在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深造,决心要学好中文。
由于有在英国担任聋哑老师的经历,来到昆明的英恩梅对当地的聋哑人尤为关注。在昆明学习中文的第三年,英恩梅开始学习中国手语,一天中半天学手语半天学中文。“他们(聋哑人)需要帮助,学习中国手语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英恩梅说。
中文学习结束后,英恩梅决定留在昆明。毕业之初,她到了一所国际学校当老师。一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英恩梅进入到了NG0组织福华国际,负责项目中的聋哑培训班,主要为那些来自附近农村,没有条件读书且年满16周岁的聋哑人提供手语、手工、缝纫等培训。“培训班的聋哑学员一般三个月换一批,回到家乡后的他们沟通交流依旧有障碍,在这里通过学习他们(聋哑人)不仅能学会用手语沟通,还能交到新朋友获得自信。”说到这英恩梅的嘴角轻轻上扬了一会。
英恩梅与工厂聋哑人讨论缝纫布料的尺寸(图片由时文枝提供)
“起初,当我们把聋哑人做的手工品拿到市场上卖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居然能卖。考虑到聋哑人的发展,我们打算继续做下去。”英恩梅告诉记者。
2002年,英恩梅和以前供职国际NGO组织的合作伙伴一起在昆明注册了公司,名为“心韵绣坊”,主要以生产、制作具有云南特色的手工绣品为主,如各类包、玩具和装饰品等等。公司聋哑员工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目前的20多人,绣品种类从最初较为单一的种类发展为能生产近百个品种和花色,厂房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外市场也做得越来越大。
心韵绣坊与云南省华夏中等专业学校相距不到百米,华夏中等专业学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招收残疾学生为主的特殊中专,公司周围则是鱼翅路即将拆迁和已经拆迁到一半的城中村,但心韵绣坊所在的三四楼光线充足,房间整齐,总占地大约有一千多平米。
生产车间里,所有工人各司其职,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据英恩梅介绍,由于大部分员工都住在附近,公司为了给员工更多时间照顾身边的孩子,一直实行人性化管理,工作时间具有弹性,偶尔的迟到或早退可用午休时间补上。谈起在这工作的感受,在生产车间工作近两年的尹建梅脸上微微一笑并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这里很好,不仅能学手艺还能照顾家庭。”
公司成立后,英恩梅从NGO组织项目负责人成为了公司总管,大事小事都得扛起责任。谈起创业的艰难,英恩梅表示,一方面由于自己和合伙同伴所学专业不对口,没经验的同时对外国人的创业政策非常不了解,因此走了好多弯路;另一方面,产品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成正比,时常会遇上客户拒单的情况。
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深入到外国人的生活中,英恩梅曾自学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并将这些特点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融入到公司新的绣品中。“我就是外国人,所以我知道外国客户喜欢什么样的云南特色绣品。”英恩梅说。
通过不断摸索,困难都被一一攻破了。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譬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与此同时,公司还收到一些国内企业订单。但英恩梅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澳元不断贬值,国外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2015年,公司大概亏损了两万美元。”
从一个人到4口之家
英恩梅与中国老公陈刚在昆明参加手工艺品展示会(图片由时文枝提供)
上世纪90年代初,英恩梅独自一人初到昆明,寄居他乡,22年后的今天,她在昆明有了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在NGO组织担任项目负责人期间,英恩梅遇到了现在的老公陈刚。当时,来自兰州的陈刚也在NGO组织工作,于是,志趣相投的两人相爱了。2003年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随后,儿子女儿相继出生。
如今,英恩梅的丈夫也和她一起投身帮助聋哑人的事业中,英恩梅主要负责心韵绣坊的工作,丈夫则带领着三五个聋哑工人做木工,生产各种式样的柜子、桌椅和书架。一双儿女也在昆明国际学校上小学,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虽然他们(孩子)不是出生在昆明,但长在昆明的孩子已经将昆明当做了自己的家。”英恩梅笑着说。
英恩梅与孩子在家(图片由时文枝提供)
如今,远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家乡对于英恩梅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近几年来英恩梅每三年才回去一个半月探亲。“每一次回家都是住亲戚家里,孩子很高兴,对于他们而言英国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英恩梅说。
在英恩梅眼中,90年代初期的昆明只是一个小城市,没有多少发展,车少电话少,但却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刚到昆明的时候还是想家,想回英国。如今,有了家庭、有了事业后一切都变好了,因为昆明也是我的家。”英恩梅说。
对于未来是否会回英国发展,英恩梅表示,目前还未考虑这一点,因为丈夫在中国,孩子仍在读书,回国也变得很不切实际,昆明也蛮好,这里很自由。
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英恩梅与工厂员工尹建梅在手工产品销售摊点合影(图片由时文枝提供)
从公司成立至今,十多年来,英恩梅都是免费为公司服务,不收取半毛工资。谈起工资时,英恩梅乐呵呵地说道,“我就是那个负责在后面助推公司前进的人,虽然没有工资但我很快乐啊!”
对于物质上的享受,英恩梅表示,钱多钱少无所谓,只要能解决温饱就可以。家庭的日常开销一部分来自丈夫陈刚的薪水,一部分则来自英国亲人的资助。“因为家里的亲人和朋友都很支持我所做的事,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会给予我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英恩梅说。
在英恩梅看来,帮助别人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快乐自己。几年前,英恩梅遇到一个17岁大理州鹤庆县的聋哑姑娘,当时姑娘因为聋哑而放弃继续上学的机会,随后到培训班学习手语。期间,姑娘学得很认真,手语学习结束后姑娘留在了当地西餐厅面包坊工作,还用自己的工资资助正在上学的哥哥。工作后的姑娘变得很开朗,也很自信。之后,姑娘找到了男朋友,结婚后的两人辞了职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出去开了餐厅。“残障人士原本就很孤僻或是缺乏自信,我们需要的就是让他们树立自信,勇敢面对生活,就像那个大理姑娘一样。”英恩梅说。
因长期致力于帮扶云南聋哑人谋生,贡献突出,2001年英恩梅曾获得云南省政府授予的外国专家“彩云奖”。对此,她表示获奖只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并不代表着所有,重要的还是能帮助别人。
在一起共事8年的心韵绣坊经理王素梅眼中,英恩梅是一个很善良的人,非常关心聋哑人,也很负责任,是一个很棒的Leader。
关于作者:李映青,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