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学源流之——观河图大易,注鲜活气息
毛峰
2016年04月29日

伏羲

一般传说认为,《河图》出于伏羲、《洛书》出于大禹时代,胡煦深究图书易理,得出“河洛二图同出于伏羲”的里程碑式的见解,堪称宏伟深湛之论。

在《周易函书》正编一“约存”开篇处即展示古《河图》:中央为太极之环,由均匀分布的五个白圆圈(阳),和环绕阳极呈环状分布的十个黑圆圈(阴)共同组成,在太极圆环的正下方,一个白圆圈作为阳数奇点,顺时针左旋为三个,再扩展为七个,最后终结为九个白圆圈,其文字说明分别是:1(代表一个白圆圈,数目字代表奇数,下同),奇生于北内;3,奇长于东内;7,奇盛而出于南外;9,奇极盛于西外而终。阴数相反。

胡煦《河图》与朱熹《周易本义》开篇所示《河图》的最大区别在于:胡煦《河图》是一个开放旋转的圆图,太极居中央而稳定,阳极、阴极分别以奇数(1、3、7、9)和偶数(2、4、6、8)的数列形式顺时针展开,同时配以说明文字,生动鲜活地演示了天地之间生命演化图景。

观胡煦《河图》可见,冬至时节,阳气潜藏于北方内部(奇生于北内);春分时节,阳气生长于东方内部(奇长于东内);夏至时节,阳气极盛而伸展在外、滋荣于南方(奇盛而出于南外);秋分时节,阳气鼎盛,在西方宣告终结(奇极盛于西外而终)。如此,一幅宇宙元气(阴阳消长不停)的生命运行图,活脱脱地浮现出来!

相形之下,朱熹《河图》仅仅是阳数、阴数的方形陈列,死死板板而了无活气,神神秘秘而了无动感,不能传达宇宙生气流布之妙、古《河图》之囊括天地变化之妙也。

胡煦详论研究、赏玩《河图》之法,唯在鲜活灵动地把握其生命律动,深恐解易者死板看待之:

看图之法,但当玩其浑沦周匝,万理静涵,合而未分,全无倚着……今观河图,不过自一至十之数耳,然数一也,而奇偶殊矣。……奇偶所列,各各相因,内外相钳,各各不同矣。

胡煦所言易理,颇含宇宙哲学奥义:任何一个宇宙演进过程,表面看,是一个简单的物质过程(1、3、7、9)等奇、偶数展开序列,但其中蕴涵着难以察觉、捕捉的神秘能量,恰如同哈勃太空望远镜所观测,目前已知宇宙约137亿年,其中可见的物质世界仅占全宇宙的5%,而25%的暗物质和70%的暗能量,却不被人类监测仪器所能捕捉,此即《大易·系辞》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也!

胡煦进而引申此义曰:

既知河图为先天,便须向先天二字留神详察。

盖此时之天地,尚且未有朕兆,故以先天名之,比之于人,则未发之中是也。……中也者,指其所在之地而证之云尔。故十数之必全,四方之象备,……所以象浑沦之中,包涵无尽也。……此生成之相附而各不相离,奇偶之务连而各不相间,无非浑合无间流通活泼之机,岂有定体定象……

凡生而未盛者皆在内,已盛而就终者皆在外,是亦生数在内、成数在外之义也。其中有奇偶相连之妙,有内外微盛之象,有上下定位之秘,有根阴根阳之旨,有循环不息之机。故伏羲所画,悉则其图而为之。……洛书中阳数居中,而阴数居隅,以万物生于阳而成于阴也。…凡皆于分处示之象也。

河图之圆展不息,洛书之各居其位,分别演示着宇宙创生前的浑沦合一景象与大爆炸后宇宙加速膨胀之图景。

余偶观电视纪录片《千年菩提路》,言嵩山少林寺在1928年遭军阀烧毁抢掠,唯余唐宋以来古建筑“天中福地”一处,不禁长叹息曰:“天中者,无处不是福地,而人间祸福兴衰,特天地间一瞬息、一片断、一插曲耳!”

再譬如,某电视片描绘辽萧太后时期,建于山西应县之观音木塔,全塔无一个铁钉固定,却在暴风、地震多发之地屹立近千年,皆因辽国所虏之唐末“俘户”木匠之精湛工艺与框架设计,全塔能在暴风、地震时微微晃动、彼此分力而牵连不倒,故而《易》象之阴阳互根之理、错综时位之妙,尽涵其中,具体体现在中华诸多技艺之精妙天成也。

欢迎关注毛峰微信公众号“清风庐”:houseofwinds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