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胜利之本
杨应森
2016年05月12日

——临沂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活动随记

蒙山沂水,山清水秀,春意盎然。

我怀着一颗敬仰、虔诚的心,走进了沂蒙。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蒙山下、沂水畔,随处都能看到大写的“沂蒙精神”,随时都能听到铿锵的“沂蒙精神”。

短短几天,在蒙山深处费县五圣堂村的山地果林、农家小院,在当年硝烟弥漫的孟良崮战场,在“红嫂”哺乳八路军小战士的茅草窝棚,在先烈们长眠的烈士陵园,我都在接受着一场荡涤心灵的洗礼,聆听着一曲催人奋进的颂歌。


(图为中直机关党校学员在沂蒙革命纪念馆教学点现场接受学习教育场面。)

梦•党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就诞生于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和所有人一样,沂蒙人也有自己的“梦”。

沂蒙人既有《沂蒙山小调》里“青山绿水、牛羊成群,高粱豆花、谷子满场”的“小康之梦”,也有沂蒙人的近邻孔子所说“天下为公”的“大同之梦”。

为了逐“梦”,千百年来,沂蒙人前赴后继,演绎着西汉末樊崇赤眉军、南宋杨妙真红袄军、清末刘淑愈幅军等一场场敢于抗争的“沂蒙活剧”,形成了尽忠尽孝、信守道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沂蒙性格”。正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为当代“沂蒙精神”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

在华东革命烈士纪念馆,我看到了一场场近代“沂蒙活剧”:沂水暴动、苍山暴动,渊子崖村保卫战、大青山突围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

与历史的“沂蒙活剧”结局不同,现代的“沂蒙活剧”尽管也有曲折,但最终实现了沂蒙人的“小康之梦”,并且正在奔向“大同之梦”。

沂蒙人能够“梦想成真”,是由于现代“沂蒙活剧”有了新的主角:共产党。

从王尽美1921年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一批批共产党人在沂蒙大地浴血奋战。沂蒙人认识到,只有共产党代表着他们的根本利益,也只有共产党能带领他们实现梦想,所以,有着“沂蒙性格”的沂蒙人对共产党“爱”之真切、“献”无保留。

今天,共产党又为沂蒙人描绘着“大同”的“中国梦”,沂蒙人也跟着共产党,率先在全国18个革命老区中整体脱贫后,又依照“滨水生态城、商贸物流城、历史文化城”的规划,开始了“大美临沂”的建设和发展。


(图为学员们在临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学习。)

“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我在费县五圣堂村的房东又唱起了《沂蒙山小调》。

党中央描绘的“中国梦”,就是沂蒙人的理想,“跟共产党走”,就是沂蒙人的信念。沂蒙人给我的一大感悟,就是只要坚定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人•群

沂蒙在全国最知名的,是一首歌、一个人、一场仗。

一首歌是《沂蒙山小调》,一场仗是孟良崮战役,一个人是“红嫂”。

1960年,作家刘知侠以一位沂蒙妇女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故事,创作了小说“红嫂”,并被改编为京剧、舞剧、电影,“红嫂”红遍全国。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我看到了“红嫂”的原型、马牧池乡横河村的聋哑妇女明德英的事迹;同样在马牧池乡,东辛庄的王换于让两个儿媳和同村妇女,用奶水哺育了80多个革命后代,而自己的4个亲骨肉却因营养不良夭折,被人们称为“沂蒙母亲”。

迟浩田上将曾多次回到沂蒙,寻找当年用乳汁和小米粥把他救活的“红嫂”。可沂蒙人告诉将军,沂蒙好多人都做过这样的事,“那是应该的,你还寻个啥呢?”

质朴的言语、淡泊的心态让我震憾,同时也让我明白,沂蒙有许多像明德英、王换于一样的“沂蒙红嫂”、“沂蒙母亲”。

明德英、王换于是“个人”,“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是“群体”,而“沂蒙精神”的突出特征,就是“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嫂”的“群体精神”。

抗战期间,沂蒙有15.5万余名妇女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抗日者,4.2万余名妇女救护八路军伤病员1.9万余人。

明德英、王换于是“沂蒙红嫂”、“沂蒙母亲”的代表人、带头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沂蒙,也涌现出了许多“脱贫致富”的代表人、带头人。

沂南县后峪子村党支部书记梁兆利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富裕、文明的“小康村”;平邑县九间棚村刘家坤等9名党员带领乡亲架电、修路、整山、治水,将贫穷、落后的“九间棚”变成了富裕、文明的旅游胜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说,“虽然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

和当年的明德英、王换于一样,今天的梁兆利、刘家坤既是“沂蒙英雄”,也是沂蒙英雄群体的代表人、带头人。

军•民

在沂蒙,很多故事与“军”有关,“沂蒙精神”首句就是“爱党爱军”。


(图为学员们在沂蒙革命纪念馆教学点现场接受学习教育场面。)

作为曾经的军人,我对“军”字最有感情、最是热爱,沂蒙恰恰把“军”、“民”两个大字,牢牢地刻在了我的心上。

在临沂的银雀山,曾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尉缭子》、《六韬》等中国先秦兵书,可见沂蒙与“军”渊源颇深。

沂蒙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罗荣桓元帅率八路军115师进入沂蒙山区;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发起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沙土集战役、孟良崮战役,沂蒙发生的战事与故事,都可从古代兵家的军事思想中找到根源和注脚。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面对国家存亡、民族安危,沂蒙军民一心,奋起抗敌,“安国全军”。

在大青山突围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我看到了罗荣桓、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的军事大谋略,看到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大气概,看到了沂蒙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的大道义。

战场的硝烟已经散去,可一个“军”字,仍然植根于沂蒙人心里,“军”、“民”二字紧紧地系在一起。

蒙阴县司家庄村刘孝珍老人先后把10名儿孙送去参军,人称“兵奶奶”;沂南县山旺庄王成荣老人16岁送父参军,毅然嫁给伤残军人,又先后把儿子、女婿、孙子、外孙送进军营,成为四代从军的“兵姥娘”;郯城县关庄村胡艳红因车祸失去丈夫、自己身受重伤,仍鼓励独生子坚守边防哨位,被誉为“兵妈妈”。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听到这歌声,看到沂蒙的“兵奶奶”、“兵姥娘”、“兵妈妈”,我想起了《孙子兵法》所言:“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故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革命的胜利、家乡的变化,让沂蒙人坚信“共产党好、解放军亲”,我也明白了,沂蒙人为什么会把“爱党爱军”置于“沂蒙精神”之首。

家•国

有人说,“沂蒙精神”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其实并非尽然。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说:“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

已经从土地改革中分得土地的沂蒙人,以“不打垮反动派决不返乡”的誓言,踊跃报名参军。1944年至1946年,就有6.3万名沂蒙男儿参军、南征北战。

和南下大军一起走出沂蒙的,是“百万独轮车支前大军”。在沂蒙解放区的460多万人中,有120多万人支前参战。

陈毅元帅曾经慨叹,沂蒙人“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迟浩田将军也深情地说,我们的胜利,是沂蒙人“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

1950年,在“治淮”战场上,沂蒙人为“国”舍“家”。临沭县朱村为了治淮工程,献出了全村80%的耕地,朱村人却无怨无悔,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生态种植、乡村旅游等办法,成为农业部认定的“美丽乡村”试点村,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许。

为了淮河下游人民和城市的安全,沂蒙人不仅奉献了大量土地,而且有44名男儿献出了生命、370人伤残,涌现出15000多名劳模和人民功臣。


(图为学员们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在临沂党校礼堂,我看着著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的照片和根据她们的事迹拍成的影片,看着沂蒙人推过长江的独轮小车,我震憾了,也让我更明白了,沂蒙人心里不仅装着“家”,更装着“国”。

曾经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贸不入”的临沂,不过10多年,成了第一个拥有全国百强县的革命老区、第一个GDP产值过亿的革命老区,成了全国境外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曾经把独轮小车推过长江的沂蒙人,今天则用汽车、火车、飞机,甚至不用车、而用互联网,将各类商品推向全国、海外。

我来到临沂商城,只见网点密布、客商云集、车水马龙,2015年,物流总额达2.45万亿元,享有“北有临沂,南有义乌”美誉的“中国物流之都”。

从沂蒙、到长江、到海外,从独轮小车、到汽车、火车、到互联网,沂蒙人不仅看着中国,还看着世界,这就是与时俱进的沂蒙人,这就是与时俱进的“沂蒙精神”。

利•本

2013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沂蒙,他看望了推着独轮小车的“老支前”王克昌老人,又察看了敲着键盘的年轻电商,我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安排,也许就表示着对沂蒙人、“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肯定和希望。

从战场到商场,沂蒙人不断适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又涌现出了许多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表人、带头人。


(图为费县五圣堂村一角。)

费县县委书记程守田告诉我,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沂蒙人的革命传统不能丢,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丢。

在沂蒙,旅游、文化是脱贫、发展的重要产业,而“红色”,却在沂蒙的旅游、文化产业中特别突出、特别耀眼。

大青山、朱村、孟良崮等战场,成为红色旅游点和红色教育基地,“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等,成为红色文化的主角和红色教育教材。

商品经济讲求“利”,但我深切地感受到,沂蒙人在讲“利”的同时,却没有丢掉自己的“本”,这个“本”就是“沂蒙精神”。

下岗女工朱呈镕艰苦创业,有了自己的食品公司,但15年来,她走了17万多公里“拥军路”,为部队官兵无偿送去鞋垫3万多双、水饺600多吨,累计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成为有着2000多个“兵儿子”的“新红嫂”。

沂南县后峪子村由穷变富之后,带领乡亲们埋头苦干40年的党支部书记梁兆利说,自己“什么也不图,图的就是叫乡亲们说共产党好!”

就和听到“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一样,梁兆利的这句话,朱呈镕的“拥军路”,同样让我感动、让我震憾!

离开沂蒙的时候,我听到了《跟着共产党走》的歌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图为学员们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教学点现场接受学习教育的场面。)

这首1940年诞生于沂蒙的颂歌,唱出了沂蒙人、中国人的心声。

《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

和当年抗侵略、求解放一样,在今天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和党同心同德、同向同力的人民群众,就是胜利之本。

……

一次沂蒙行,一生沂蒙情!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驻深圳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