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榕博  >>  正文
张榕博:反向看富士康收购诺基亚,这或许才是这场交易的真实结局
张榕博
2016年05月24日

与其说富士康在拯救诺基亚,不如理解为诺基亚又利用富士康,再发挥一把余热。当并购国际科技公司的大门向中国敞开,获得知识产权始终比收购他们的资产更为关键。否则,并购这张牌只是卖家打出的一纸套利租契,地主仍是地主,佃户仍是佃户。

5月18日的富士康与诺基亚迷们在这一天都很振奋,原因是富士康并购了一家过去通讯领域的大哥大诺基亚,后者似乎将通过并购重新活回市场。诺基亚迷们的高兴应会如愿以偿,但说富士康"英雄救美"、"吞并诺基亚"的人却可能看走了眼。

本周三,芬兰诺基亚公司同时宣布,该公司将通过一项长达10年的排他性协议,将品牌、专利和设计权授予一家在芬兰新设立的公司HMDGlobalOy。富士康旗下的富智康只负责新设备的生产,采用安卓系统。而芬兰诺基亚对所谓并购一事并未明确提及。

同样,在富士康集团发布的收购公告中所提的收购事宜也很模糊,其中只提到将收购的资产:目标资产包括出资资本及收购资产。

那么,富士康真的在收购诺基亚么?

这种结论或许只能从刚刚熟悉海外并购的中国媒体口中得出。从整个涉及微软、HMD、富士康、以及芬兰诺基亚四家公司的这场交易看,结论却完全不是这样。

今天我们得知,2014年微软与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交易其实并非收购,而是某种长期业务租赁关系,只不过今天微软放弃了诺基亚功能机这部分业务租赁权的使用。

那么,重新回到母公司的诺基亚功能机业务,需要找到新的买家了。但芬兰诺基亚清楚,当前没有一个像微软这样有实力的科技企业接手诺基亚功能机,那么索性自己来干。

诺基亚公司首先找到了与之有密切关系的HMD公司,HMD由诺基亚前高管管理。诺基亚向HMD收取品牌许可费和知识产权使用费,HMD则负责其产权使用与运营。换句话说,诺基亚只管收知识产权的租子,而HMD是个大总管。

接着让诺基亚功能机继续存活,还需要一个实体企业生产,这也就是富士康的角色了。

于是,在整个并购链条中,过去微软租用的诺基亚功能机业务在交易中一分为三,诺基亚继续收专利费,HMD得到了专利授权,负责运营、收钱,而富士康实则仍旧是代工诺基亚功能机的"苦力"。

作为这场交易的"甜头",富士康可以使用江河日下的诺基亚功能机的品牌使用权。另外还有一个包袱,这笔交易还涉及将4500名员工转移到富士康子公司。

不知这个结果,感伤于诺基亚下嫁中国,或喜悦于富士康吞并国际大公司的朋友,会作何感触?

与其说富士康在收购诺基亚,不如说是芬兰诺基亚利用自己在知识产权优势,换了一个方式继续"剥削"富士康。

这么多年来,这是诺基亚的一个规定动作。

从1984年至2014年这30年间,诺基亚共投入了超过500亿欧元维护其超过过3万份的独立专利。而诺基亚技术公司总裁RamziHaidamus表示:在2016年到2018年期间,诺基亚将通过专利获得至少13亿欧元的现金收入。

今年2月,曾有文章担忧,依靠专利这些"老本",诺基亚还能支撑多久,是否还会翻身?而仅仅3个月之后,诺基亚功能机的命运,就随着从微软到HMD与富士康的一次转手,再次复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今天国际科技巨头争夺未来技术优势,布局下游用户市场的今天,诺基亚用专利权的自持,已然落后了几十年。它也只能找到富士康这种盈利模式的工厂,进行老人与老人之间的合作方式了。

而富士康公司如今看似乎只有接盘侠的悲壮,而没有更多喜悦。

从今年巨资收购日本处于巨额亏损的夏普开始,身处劳动力成本上涨与技术积累微薄中的富士康希望通过并购市场的一系列动作,实现企业转型,甚至实现机器换人。

但无论是富士康与阿里、日本软银的机器人合作中,还是富士康参与腾讯的智能汽车制造,富士康的角色却始终没有变。

相反,从并购夏普看,富士康却一开始便面临裁员与技术人员流失的矛盾。最近,尚未吃到夏普液晶屏甜头的富士康,反而成了夏普电器的推销员,在全国18个省开30多家旗舰店,鼓励100万员工帮助消化夏普家电的库存。

人们说贾跃亭、董明珠最近都在公司内销上发力,这与富士康很像。同样,横向来看富士康,与跨界收购世贸的乐视、并购新能源汽车的格力之间,制造业巨头走到天花板的困顿,从买到卖,都有着某种暗合。

其实,用"野蛮人"的方式获得市场优势,今天或许在国内还能有所作为,但到了跨国并购市场中,这已然OUT了。

看看世界的科技型公司在做什么:

腾讯最近联合四维图新在搞无人驾驶汽车,阿里联合日本软银在日本试验云计算服务。简而言之,在半年便更新换代一批商业模式的时代,今天国际市场的主流并非大资本博弈下的并购,而是科技巨头们争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几个月、甚至几周的科技优势。

在这当中,苹果的步伐稍微慢了一些,但理念也既不是并购,也不再是出租知识产权,而是利用技术与平台优势,通过资本渠道,在滴滴这样的下游平台上布局,获取间接利润。

这或许是一批处于转型中的中国制造业,快速融入消费与服务前沿市场最需要学习的。

而今天国际并购市场或许并非中企出手的最佳平台。因为欧美国家此时抛出的所谓优质资产,或许只能算作工业3.0到工业4.0换代后淘汰的一些"鸡肋"。

姑且不说这种收购模式本身已经过时,假如身处下游的制造企业本身没有过硬的科技实力与解决方案让其"返老还童"的话,那么他们巨资并购回来的便只剩下债务累累的一副空壳而已。

【责任编辑:管理员】
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品牌总监,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