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革命老区百色的调研随记
百色左右江,和江西井冈山、广东海陆丰并称中国三大农运老区。百色的总人口中,壮族占了80%。百色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百色所辖12个县(市)、区,有国家级贫困县9个、区级贫困县2个,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老、少、边、穷,百色全占了。
五月中旬,我作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的一名学员,随调研组来到这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市进行调研活动,当我走进百色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苦涩的,我不知道,百色将会向我展示它的哪些“主色”。
红
蓝天下,百色起义纪念碑高耸屹立;青山脚,百色起义纪念馆雄伟高峻;广场中央,邓小平铜像顶天立地;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的碑林上,邓小平的手迹遒劲有力;红七军军部旧址里,革命先烈的事迹可歌可泣……
走进百色,我就感觉到一层浓浓的红色。
(图为学员们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前合影。 韦大立 摄)
1929年底,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等发动、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成为当时除中央苏区外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这次陪同我们党校学员一起进行调研的百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韦大立对我们说,邓小平同志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善于抓住机遇,也不搞同一革命政权形式和土地分配方式,而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百色的红色,开始奠定了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而今天的百色,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抓住机遇求发展。
红色,给了百色发展的指导。百色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一窝蜂”,开始了“把水浇到穷根上”的“滴灌式”精准扶贫之路。
红色,给了百色发展的机遇。百色抓住左右江地区成为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的机遇,通过“红色旅游+产业”,推进旅游扶贫。靖西市将“邓小平足迹”、红八军靖西攻坚战旧址、中越跨境“胡志明足迹”、龙邦十二道门古炮台遗址、黑旗军遗址等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顶目和“农家乐”相加,推助农户脱贫。
红色,给了百色发展的信念。中共百色市委书记彭晓春说,扶贫首先扶志,百色有“红”的传统,更有甩掉“贫困帽”、走上“富裕路”的信念和信心。
荣获“全国扶贫贡献奖”、被称为“当代愚公”的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指着村口坊柱上的8个大字说:“为了生存,永不放弃”。
红军村、红军桥、红军路、红码头、红礼堂……正是红色,写就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百色精神。
扶贫、脱贫,就要像当年的红军,有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
绿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百色的山水丝毫不逊于桂林。
地处亚热带的百色,山地、森林面积分别占了土地总面积的95%和55%。青山绿水,绿色,自然也就成为了百色的主色。
百色市政府周异决市长说,百色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让百色常绿。
生态乡村、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生态扶贫……在百色,我听到最多的字眼就是“生态”,见到最多的,就是护绿、增绿。
浩坤湖人称“人间仙境”,湖边的浩坤村却是“瑶乡穷村”。凌云县以“保护+产业”实施生态扶贫,在保护浩坤湖的山水同时,利用浩坤湖的山水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现在的浩坤村,果桑成林、花香蜂舞、水清鸭欢、客盈农舍。
凌云县石漠化土地占总面积的23%、全县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石漠化地区。凌云县通过“果桑上山、牛羊下山”,完成石漠化治理1500多公顷,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近23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8%。
陇雅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带领乡亲,硬是从石缝里“抠”出了桑果、草药,新增生态造林1900亩,户户通了自来水,有了手机、电视、沼气。
(图为作者与吴天来及其90多岁的老母亲合影。 王九丁 摄)
凌云县加尤镇央里村茶叶基地、乐业县同乐镇六为村猕猴桃基地、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者兵屯桑蚕基地……百色出现了许多围绕“生态产业”脱贫的村屯。
“生态产业”引来了“生态科技”。凌云名茶“白毫”揉进科技,成为目前唯一适制六大茶类的全能茶树品种;桑蚕与科技揉合,桑、蚕、食用菌形成了循环链。
2014年,百色开始实施“美丽百色、生态乡村”活动,百色市委彭晓春书记称,这项活动既是生态工程,更是扶贫工程、民生工程。
“生态乡村”建设,“绿”了山水、村屯,同时带来“农家乐”的迅猛发展,成为农民脱贫的重要推手,去年,“乡村旅游”就让2万人脱贫。
扶贫、脱贫,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只有保护生态,“绿色发展”。
白
看到了红、绿,百色的同志告诉我,百色还有一层白色。
说起白色,我当即想到的是“糖”,因为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产区,蔗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六成以上,直接蔗农超过850万人。
但是,百色的同志摇摇头说,“铝”才是百色的第一白色。
(美丽的乐业县山村一瞥。 李金龙 摄)
百色的铝土矿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其中平果县铝土矿储量占全国保有量的17%、居全国首位,被称为“中国铝都”。
因为铝,百色12县有11县为贫困县,唯有平果县不仅不“贫”,而且是广西最富有的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的百强县。
百色把发展铝产业称为“红色土地上的白色开发”。这位得益于“白色开发”,从原50平方米小作坊起家,发展至今已成为“广西著名商标”的企业家、广邑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安勇十分激动地对我们说,“百色起义”和“白色开发”的“设计师”都是邓小平。
1986年9月,邓小平作出批示:“广西平果铝要搞”。20年间,铝产业占百色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成为百色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
百色的白色,除了铝,就是糖。百色的同志对我说,铝、糖是百色经济的基础,稳住了这两道“白”色,百色就能够放开手脚。
但是,铝、糖这两道“白”色,目前都遇到了环境的挑战和市场的压力。而应对挑战和压力的办法,都是与“绿”色调合。
2011年,百色启动生态铝产业示范基地方案,要求能耗和灰渣利用、矿山土地复垦等生态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建设集群开发的生态铝产业示范园,对废水、废气、废渣统一处理,实现了加工企业的“零排放”。
百色同时抓住承担国家“蔗糖循环生态产业链开发”项目的机遇,开始蔗糖产业二次创业。培植高产高糖品种、蔗叶蔗尾养牛、牛粪生产沼气、沼气渣还施蔗田、蔗渣造纸,通过循环生态机制、拉长产业链,不仅糖业发展,而且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力增强。
扶贫、脱贫,需要发展支柱产业、增强地方财力,只有生态型、集约化的运行模式,才是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蓝
“秋至蓝靛熟,清香传百里;壮人忙染布,勒俏(壮语:姑娘)爱蓝装”,这是一首壮族山歌,看来,壮家姑娘都喜爱蓝色的新衣。
年轻的壮族姑娘、乐业县委常委吴燕翎告诉我,壮族偏爱蓝色、黑色。以前,壮族妇女从山上割来蓝靛草,密封沤制成蓝靛泥,再将自己织的白布浸染,双手都染成了蓝靛手。
尽管民间工艺“蓝靛染布”已经成为了历史,不过在壮家村屯,我依然看到了许多穿着蓝色右衽偏襟上衣、腰系围裙的妇女。
(图为乐县布柳河景区举办的壮族卜隆古歌节场面。 李金龙 摄)
喜好蓝色,是壮族的传统。在壮族村屯,人们还保留并传承着许多民族传统。
吴燕翎对我说,最顽强保留着民族传统的,莫过于被称为壮族“活化石”、目前仅约5万人的壮族支系黑衣壮。
在中越边境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吞力屯的大石山区,居住着57户300多黑衣壮,前些年的年人均纯收入仅900多元。2002年,中国南车集团对口帮扶、投资兴建了“南车集团吞力新村”,吞力屯成为那坡黑衣壮风情旅游的著名景区。
在吞力屯,黑衣壮姑娘黑头巾、黑衣裙、黑布鞋,唱着古老的“尼的呀”歌谣。百色的同志说,黑衣壮参加民俗歌舞表演,人均年收入有4000多元。许多人办起“农家乐”、卖起自制的手工艺品,一年纯收入可超过1.5万元。
“绣球”是壮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制作绣球已有700多年历史,现在,村民在空闲绣出的“绣球”已成为旅游市场的抢手货,甚至远销欧美,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
在百色,壮歌、壮锦、绣球,都成了农民生财脱贫的东西。在靖西市龙邦边境口岸、那坡县平孟边境口岸,许多村民“走边贸”的货物中就有壮锦、绣球。
仅龙邦口岸附近,就有3000多边民从事边境贸易。在这次调研中,我意外地找到了“失联”多年的老战友、现任百色军分区政委的方洽平,他对我说:“边贸活了,农户富了。”
前不久刚撤县设市的新任靖西市委书记钟恒钦、走马上任没几天的田阳县委书记韦正业对我说,扶贫、脱贫,不仅要注重因地制宜,同时要注重挖掘、传承传统,古为今用,让群众熟悉的、喜爱的那些东西为脱贫助力。
红、绿、白、蓝,百色向我们展现出几种“主色”,我看到了百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化,对百色有了粗略的了解。
(田阳县田州古城的夜景吸引众多游客。 杨应森 摄)
“红+绿”、“白+绿”、“绿+蓝”……我也看到了这几种“主色”的调合,看到了百色所发生的变化,对百色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索。
但是,百色不只是这几种“主色”,否则它就不叫“百色”。
百色也不会只是几种“主色”的简单相加,而是多色的调合,所以它叫“百色”。
我相信,百色一定会用它的“百色”,织就一幅美丽的壮锦。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