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宝银  >>  正文
史宝银:一位古代县令的“为官之道”
史宝银
2016年06月13日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笔者数日前在位于河南省内乡县内乡县衙三省堂前看到的一副对联。


三省堂

细读这副古代县令表达自己“为官之道”的对联,笔者对其看淡名利地位,勤政为民,尊崇“民为贵”,以百姓为天的情操大为赞叹。 

赞叹之余,笔者了解到,此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时任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写。

据《内乡县志》记载,高以永,字子修,浙江嘉兴人,北宋名将高琼第22世孙。高以永在康熙十一年(1672)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十八年(1679)调任河南内乡知县,兼管镇平、淅川两县事务,任职共九年。康熙二十七年(1688)升任安州知府,兼管新安县事。康熙三十一年(1692)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两年后病逝于官邸,享年六十三岁。著有《高户部诗集》。

高以永在内乡知县任上时,正值清初战乱之后。百姓背井离乡,庄稼荒芜,经济萧条。他以赈济灾民为急务,力揽流民返回,“发给种子、调剂耕牛、广开荒田”,并鼓励农家种植桑、麻、枣等经济作物,还替民向上级申请“六年内不收赋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当地累计开垦土地达四千余顷。

高以永在内乡为官时,自感责任重大,常为民生忧心忡忡,于是秉烛研墨写下了这副楹联,悬挂于县衙“三省堂”。因其秉性宽仁、爱护百姓、处事公允而深得民心。当他调离内乡时,百姓赶去县衙挽留,甚至一送再送,有送达百里者。清康熙《内乡县志》为高以永立传,称他“在事数年,温厚和平为治务,慈祥恺悌之声无间遐迩”。清同治《内乡通考》载:“高以永,广开垦,除匪盗,其有造于内乡者甚大,宜其崇祀名宦也”。

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告诉笔者,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称。

内乡县衙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所建,主要建筑物门前都悬挂有楹联,现存楹联共有35幅,大堂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二堂屏门匾额“天理、国法、人情”等部分楹联反映了古代县令们为民做官的执政理念。其中,最为世人认可和赞誉的即是高以永知县撰写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市、县委书记们专门念了高以永知县撰写的这副对联(楹联)。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关于作者:史宝银,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