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东洁  >>  正文
闫东洁:每一次对外采访,都是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
闫东洁
2016年06月15日

“出国是最好的爱国教育”。自从14年,在美国华府街头采访时,一位乔治城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姑娘对着镜头说出了这句话,它就在我脑海中徘徊,时不时会想起,对我影响很大。

近来,随着采访对象的国别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中国的评价、表达的在这里生活的感受,他们初来时的惊喜、离开时的不舍,都像一次次“爱国教育”,提升我的幸福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上周,在联合国世界粮食署中国办公室和农业部的共同主办下,来自肯尼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两国农业部门的十余位农业官员、以及相关代表来到中国,参加“中国-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政策对话”项目,与中国官员、政策制定者、研究者进行交流,并参观安徽农村的蔬菜大棚、猪圈、新型农村建设、农业改革历程等。

一路上,代表团可谓完全是亲力亲为、亲眼所见的“田野调查”,不仅走进了猪圈,亲自尝试了喂猪的设备,也走进了大棚,亲身感受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还走进了农机公司,亲手试用了新型的农机设备。

不论走到哪里,代表团们都是赞不绝口。这些官员和代表大部分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而亲眼所见却超乎了此前对中国的想象。

“我们知道中国的农业在过去几年中发展很迅速,但没想到这么惊艳。政府、公司、农民各司其职,配合得很好。政府在努力地带动,公司愿意作为领头羊,分享技术和成就,而农民也有极高的积极性、自律性。各个部门就像齿轮,很和谐地咬合在一起,造成了一座坚实的、快速前进的大机器。”

世界粮食署莫桑比克国家代表Abdoulaye Balde一路上很乐于交谈,并且总是把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称作“不可思议”。他说,这是只有在中国政府的带领下才能实现的成就,是其他的国家短时间内无法学习的。

“听说你们开始在埃塞俄比亚建设组装工厂了,能不能考虑去肯尼亚建个工厂,我代表肯尼亚政府可以肯定告诉你,我们愿意提供土地,也希望你们组装厂到我们那边落地生根,我们非常欢迎中国,希望双方进行合作。”6月5日下午,肯尼亚农业部常务秘书Richard Leresian Lesiyampe在中国芜湖参观一家农机企业时,兴奋地和这家负责人交谈,反复请求中国企业到肯尼亚提供相关支持。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代表屈四喜先生告诉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之后,粮食署停止了对中国的资助帮扶,而去年,当粮食署的中国办公室重新开启,中国已经从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受援国转变为捐赠国。

他说:“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目前,中国希望向世界讲好自己的故事,承担大国义务,也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向其他国家分享,并推动南南合作。”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国际部记者,用文字记录不同国度、不同领域艺术家、学者、商人等的生活。